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乡镇企业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8 道试题
1 . 1978年后,“包产到户”的农村责任制被不断修改提法,表述由开始的“不准”“不许”到“不要”再到“有条件的允许”,最后才以其合法性推向全国。这说明,农村经济改革
A.曾一度遭到农民的抵制
B.是一个渐进的探索过程
C.注重发展农村的生产力
D.配合了城市经济的改革
2 . 下图是改革开放后农村人均纯收入及增长率。据此可知

A.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收入结构呈现出新特点
B.农村受惠改革红利,正向全面小康目标迈进
C.农业结构调整促使经营体制和管理方式的转变
D.农业政策不稳定性,造成农民收入增长的波动
2019-05-18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建阳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3 . 1984年中央1号文件规定,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15年以上。1993年中央ll号文件规定,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长三十年不变,还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这反映出
A.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发生质变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逐渐深化
C.农业经济发展障碍得以消除
D.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效果显著
2019-05-18更新 | 549次组卷 | 15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外国语学校2019届高三高考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4 . “这几年城市改革的试验充分表明,农村改革的基本经验同样适用于城市。为了增强城市企业的活力,提高广大职工的责任心和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必须在企业内部明确对每个岗位、每个职工的工作要求。”材料中“农村改革”具体是指
A.双减双交政策
B.农业合作化
C.人民公社化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 . 1980年,中共中央的一份会议文件指出:“在生产队的领导下实行的包产到户,是依存于社会主义经济的,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没有什么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这一论断
A.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所有制结构
B.有利于农业体制改革的进行
C.彻底地消除了“左”倾错误思想
D.活跃了城乡间农业商品市场
6 . 德国学者韩博天说:“中国政府经常运用一种‘试点’的方法,即允许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摸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成功的地方经验会被吸收到中央的政策中,继而在全国推广。”这种方法的运用体现在
①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施     ②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③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2020-08-07更新 | 70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4届福建省泉州市高三单科质检历史试卷
7 . 下图是1978—1998年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变化趋势(来派于《中国劳动统计年鉴》),关于图中曲线变化的主要背景,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A.80年代初期下降与家庭联产承包有关
B.80年代后期增高与经济体制改革无关
C.1990年波动是因为“南方谈话”影响
D.1994年后下降是因为贯彻十五大精神
8 . 据统计,1978—1988年中国国民收入年均递增9.2%,其中农村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高达63.7%,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计划经济体制的最终消亡
B.农村土地经营制度的变革
C.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
D.城市经济建设指标的压缩
9 . 中共中央1982年1号文件明确指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社会主义合作经济的新形式”。“新形式”表现在
A.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
B.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方式的创新
C.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D.农村多种经营方式的共同发展
2019-05-06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福建省宁德市部分一级达标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下图中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A.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动
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