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乡镇企业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8 道试题
1 . 改革开放后农村的民谣:“过去是喊破嗓子打烂钟,出工最早九点钟。现在不用队长叫一声、上工天 不明,收工点了灯”。这一变化缘自
①产品分配的方式发生变化                 ②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变化
③基层生产组织形式的改变                  ④农业合作化运动向纵深发展
A.①②B.①③
C.③④D.②④
2 . 20世纪五十年代,中国共产党认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水火不容,1982年的中共“十二大”提出“计划为主,市场为辅”,1987年的中共“十三大”提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
①摸着石头过河
②不是一帆风顺
③找到了正确的道路
A.①②正确,③不正确
B.①③正确,②不正确
C.①②③都正确
D.①②③都不正确
3 . 我国农业总产值1979-1984年增长455.40%,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3.04亿吨增加到1984年的4.07亿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基本完成了土地改革运动
B.完成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16-11-27更新 | 1155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0年福建福州八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4 . 春联是我国独创的一种文学形式,常用以抒发人们对生活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1979年安徽玉明公社社员叶旗衡写道“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斤买一斤斤斤不断”,横批:“已经过去”。这副对联说明了( )
A.人民公社化运动破坏了农业生产
B.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促进生产的发展
C.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神州大地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成效
5 . 有人把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概括为“分田在家单干”“离土不离乡”和“离土又离乡”三个阶段。其中“离土不离乡”为农民致富和国家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它是指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C.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
D.进城务工
6 . 促成下表中我国粮食产量及农民收入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
年份粮食总产值净增量年均粮食增长农村居民家庭纯收入增长率
1978-19841025.4亿公斤495亿公斤14.55%

A.人民公社体制继续发挥作用
B.“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C.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进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7 . 下表是1980年部分报刊杂志发表的文章。它们反映了
报刊文章
《农村工作通讯》《分田单干必须纠正》
《湖南日报》《包产到户是社会主义新时期阶级斗争的新动向》
《湖北日报》(紧紧扎起社会主义篱笆,决不让安徽资本主义毒液蔓延)
《大众日报》《不容开历史倒车》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过程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失败
C.改革道路的艰巨性和复杂性D.改革从农村向城市推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