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乡镇企业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提高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我国在农村实行了(     
A.“一五”计划B.农业合作化
C.人民公社化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22-08-02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贺州市钟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理科)历史试题
2 . 有人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村土地政策归纳为四个步骤:给农民土地一土地收归公有一给农民土地经营权一给种地农民补贴。其中与“给农民土地经营权”直接相关的是(     
A.土地改革B.人民公社C.“三大改造”D.土地承包责任制
3 . 1983年,东莞县专业户、重点户、各种形式的经济联合体应运而生、蓬勃发展,从事各种专业的劳动力6.87万人,占农业总劳动力的16.4%。这反映了当时
A.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B.农村改革激发社会活力
C.国企改革取得初步成果D.对外开放不断走向深入
2021-09-02更新 | 319次组卷 | 8卷引用:广西钟山县钟山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文科)试题
4 . 1950—1952年,新中国推行土地改革,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1978年以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土地承包给农民,实现了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第一次飞跃”。新中国的土地改革与政策调整反映了
A.土地公有制的形式得到了农民支持
B.改革开放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
C.集体所有制的变革与生产力相适应
D.所有制和经营方式应适应时代要求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78年,安徽遭遇特大旱灾,安徽省委决定把集体无法耕种的土地借给个人,谁种谁收。当时各地生产队普遍实行“包产到组”,而凤阳县小岗村的干部与大部分户主商量后,决定“包产到户”,甚至“包干到户”。材料体现了
A.基层民众的创造性B.资源配置的市场化
C.政府决策的预见性D.生产经营的规模化
6 . 西奥多·舒尔茨认为:“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按照其观点,可能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评价相对较高
A.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B.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苏联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2021-04-20更新 | 276次组卷 | 58卷引用:广西贺州平桂高级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7 .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来的方针,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这一“新局面”在农业领域的主要表现是(     
A.扩大企业自主权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坚持对外开放D.开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8 .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决议(草案)》规定“不许包产到户”。年底,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写好了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1980年邓小平发表《关于农村政策问题》的谈话, 他说“: 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上述变化说明(     
A.包产到户适应农村生产力水平B.人民公社经营体制被放弃
C.集体经营不利于现代农业发展D.农村改革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9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相对于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最重要的进步作用是
A.消灭了“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
B.打破了“一大二公”的局面
C.打破了“吃大锅饭”的局面
D.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10 . 据统计,中国农村1984年获得了创纪录大丰收,产量从1983年的3.05亿吨达到4.07亿吨,人均粮食产量超过了1957年,乃至解放前的最高水平;粮食增产率从1957—1978年间的2.1%提高到了1979—1984年间的4.9%。这可以佐证
A.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农业建设上
B.农业实现了现代化生产
C.市场经济对农业具有推动的作用
D.经济改革助推农业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