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乡镇企业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观察以下三幅图,三幅图可以说明新中国农村土地改革中(  )
A.农民积极性的变化B.改革实质的变化
C.土地经营权的变化D.土地所有制的变化
2 . 邓小平在1987年指出:农村改革中,我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的最大的收获,就是乡镇企业发展起来了,突然冒出搞多种行业,搞商品经济,搞各种小型企业,异军突起。由此可知,乡镇企业的发展是基于
A.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B.人民公社体制被打破
C.政策的稳定性与连续性D.农民蕴藏着巨大创造力
3 . 下图为1978-1984年国家收购粮食情况(单位:百万吨)。(注:超购价是指超过计划收购部分所实行的加价奖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国家计划收购低于实际收购缘于进口粮食的增加
B.超购价收购额增加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调节结果
C.国家收购粮食情况的变化体现了体制改革的成果
D.定购合同收购份额说明统购统销体制为主要形式
4 .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规定: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据此可知,土地承包流转
A.减少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B.改变了土地所有权的属性
C.降低了农民对土地的依赖D.扩大了农民的生产自主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为1984年至1988年农村居民人均农业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情况以及人均农业收入在人均纯收入中的占比情况(单位:元)

年份

农业收入

人均纯收入

占比

1984年

198.4

355.3

55.84%

1986年

216.2

422.8

51.14%

1988年

236

544.9

43.31%

下列推断合理的是,这一时期我国(       
A.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B.农业发展速度不断下降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D.城市乡村差距日益缩小
2022-04-08更新 | 348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十九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按每户家庭的人口数平均分配。在瑞金沙洲坝,土地承包经营后,全村户均耕地面积仅3.9亩,且分布在好几个地方。随着人口不断增加,到1992年国家宣布新增人口不再分地前,沙洲坝人均耕地面积由“分田到户”时的0.7亩下降到0.6亩。据此可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使得人地矛盾突出B.降低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致农业生产的下降D.不利于形成规模经济效益
2022-04-06更新 | 304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西省鹰潭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7 . 建国后,我国多次在农村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其中,1953年—1956年成立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掀起了人民公社化运动,1978年之后逐渐推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以上三次改革
A.都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都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管理
C.都采用了集体经营的生产方式D.都未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8 . 20世纪80年代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民投资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总产值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占比最高达到66.4%,1994年后它的发展水平和效益水平持续下降。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
A.国有企业深化改革B.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
C.对外开放程度深入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9 . 关于农民土地问题,苏联新经济政策在坚持土地国有前提下农民可以自行选择具体的使用形式,新中国在土地公有基础上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让农民获得了土地经营自主权。这说明
A.各国普遍实施土地公有B.民生问题关乎社会发展
C.国情差异影响政策效果D.中苏治国理念基本一致
10 . 农民作家周克芹善于书写社会变革中的农村生活。《山月不知心里事》揭示农村改革初期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矛盾;《晚霞》体现了改革开放中农民意识里先进与落后、改革与保守的对立冲突;《邱家桥首户》反映农民迈向小康时面临的新问题。由此可知
A.时代风貌影响文学创作B.作家富有浪漫主义情怀
C.农村改革激化社会矛盾D.市场经济促进文学繁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