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乡镇企业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2021年12月28日,习近平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农民率先拉开改革大幕,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农村全面进步。”其中“率先拉开改革大幕”是指(     
A.进行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B.全面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推行国有企业现代化改革
2 . 下表是1978—1982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纯收入(单位:元),其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197819801982
纯收入 133.6191.3270.1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B.沿海港口城市开放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D.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3 . 1978年至1988年间,中国农村每100户农民就有75户盖了新房,人均住房面积由8平方米增加到17平方米。促成上述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实施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4 . 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经营成为农村的主要生产模式。2005年,国家通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转包行为得到法律的认可和规范。这一举措
A.加速了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B.促进了土地所有制的革新
C.有利于弥补个体农户生产的不足D.带有农业集体化生产特征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82年1月1日,中共历史上第一个农村工作1号文件指出,包干到户这种形式,在一些生产队实行以后,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农户和集体保持承包关系,由集体统一管理和使用土地、大型农机具和水利设施,它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这一文件(       
A.开启了农村土地所有制变革B.全面否定农村个体经济
C.肯定了农村生产关系的创新D.推动农村工作重心转移
6 . 下表为1978—1984年农作物(粮食)产量,据下表可知,粮食产量出现变化的原因是
年份1978年1980年1981年1982年1983年1984年
粮食(亿斤)6095.36411.16500.470907745.58146.1
A.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B.农业生产技术有了革命性改变
C.市场经济体制完全确立D.农民从封建束缚中得到了解放
7 . “土地承包给每家每户去种,种什么、怎么种,由他们自己决定,这样就极大地提高了积极性,温饱问题迅速解决,城镇居民也得到了丰富的农副产品供应。”这些转变得益于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广B.四个经济特区的设立
C.14个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D.城市的国有企业改革
8 . 截至1981年年底,全国农村已有90%以上的生产队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1985年,全国农村人民公社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工作全部结束,许多乡镇还建立了集体经济组织。这
A.改变了农村土地所有制B.调整了农村的产业结构
C.利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D.实现了农村居民的自治
9 . 1980年国家农委的一份农村调查报告中写道:“‘尖头户站,滑头户看,老实户气得不愿干’的现象没有了”,“‘干到腊月二十九,吃了饺子就动手’的一年到头打疲劳战的现象也没有了”。这反映出
A.生产关系调整初见成效B.农村社会风俗的改变
C.农村温饱问题得到解决D.人民公社制度的取消
2021-09-27更新 | 4807次组卷 | 42卷引用:江苏省姜堰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合格考(学测)历史试题
10 . 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费正清教授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在社会上义建设时期)“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人规模的劳动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率。”这段话中所说的是我国两个时期农村变革的情况,后者与前者的不同点是
A.建立了新的土地所有制B.违背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C.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D.反映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