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乡镇企业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 道试题
1 . 记者凤翔所写《深圳人与深圳精神》是反映深圳变迁的一篇重要新闻报道。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据《渔民村村史》记载,渔民村人最早是漂泊在东莞一带的水上人家。这些被称为“水流柴”的东莞人路过罗湖桥时,无意间发现深圳河水清鱼肥,于是决定住在这里打鱼。近代以来,尽管这片土地与香港近在咫尺,但却异常贫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20世纪50年代起,在政府的鼓励下,渔民们开始上岸盖草棚、辟鱼塘,开始定居生活,然而生活依然非常清苦。

改革开放春风吹来,渔民村的村民们开始展开小额贸易,组建运输车队和运输船队,发展养殖业,随后办起了来料加工厂。渔村逐渐富裕起来。1992年,随着全市进行农村城市化改造,渔民村人一夜间变成了市民。原本的村集体企业也变成了股份制公司。由于外来人口增多,不少村民乱搭建住房用于出租,导致缺乏管理,村里卫生很差,污水横流,老鼠乱窜。2001年起,渔民村开始改建工作,新建了综合楼和小高层,成立了物业公司专门管理房屋出租。2008年后实行智能化社区管理,成为城中村改造的样本。

——摘编自凤翔《深圳人与深圳精神》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中国改革开放历程有哪些史料价值。(要求:所提取信息有效,表述成文,论据准确,逻辑清晰,不少于280字)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危机催生变革。20世纪70年代末,广大民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的生存危机倒逼中国农民发动改革……著名的"大包干"责任制形式就是由安徽农民群众创造和示范,然后推广到全国的。00——摘编自詹宏伟《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起步、理论蕴含和现实启示》

材料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的显著特点是"集体所有、分户经营"……由于单个农户的生产规模较小,技术革新带来的效用并不是很明显,而学习技术是要付出一定的学习成本。这种格局使我国农业生产长期滞留在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阶段,导致农产品成本过高,缺乏市场竞争力。

——摘编自百度百科


"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请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观点加以说明。
2021-05-13更新 | 146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2021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测试(一)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末,辽宁地区官地、旗地向民地转化,农业资本主义的萌芽,近代农学及农业技术的引进,以及农产品商品化的发展,构成了该地区农业经济近代化的基本内容,代表了该地区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转化的总流向。

——摘编自衣保中《清末辽宁地区农业经济的近代化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辽宁曾经是粮食短缺省份,省委、省政府一直十分重视粮食生产工作,立足于通过本省增产解决粮食问题,通过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创新粮食生产经营模式,优化生产技术措施,落实各项扶持政策,逐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使粮食生产发生历史性变化,逐渐实现了“自给自足”,如今更是“自给有余”,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摘编自范忠宏《新中国70年辽宁农村发生新变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辽宁地区农业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后辽宁粮食生产的变化并简析其意义。
2021-05-07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改革开放后,杭州市航民村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粮食增产了,但仍有少数人靠几口大锅买上白布和染料,进行染布生产。后来村民们商议,想开个漂染厂,用机器染布,增加收入。村集体到上海印染厂买了淘汰的旧设备,靠村民开山打石,建造了厂房,1980年挣了14万元……1982年盈利达百万元。后来他们觉得买布料漂染不如自己办纺织厂能更多挣钱,于是他们滚动发展,陆续办起棉织厂、丝织厂、毛织厂、无纺布厂,后来又办起化纤织造厂。厂子办多了,农民又种承包田,又在厂里上班,矛盾很多。农民提出收回承包地,组织少数的农业工人,村集体投入,上千万元购置了沿钱塘江岸围垦的500亩土地,改造山坡地、低产地,统一规划了林、田、渠、路,陆续办了村的农场和猪、鸡、鱼荞殖场,购置了耕种、插秧、收割、加工机械,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农业工人每人平均年产粮食3万斤,产值4万元,不仅解决了本村人的口粮,而且年年完成国家定购任务,每年向市场提供大量肉、鱼、蔬菜。

——摘编自张毓琮《从一个村的变化看农村改革开放30年》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概括航民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乡镇企业的突出作用。
5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实行农产品统购统销的流通体制。1981年底召开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在农副产品的购销中实行合同制,通过合同将国家计划和农民生产协调起来。1983年开始,中央陆续制定调整农副产品购销的政策,逐步减少农副产品统购派购的品种和数量,并采取多渠道经营。1984年,农业丰收导致全国性的“卖粮难”,改革流通体制,势在必行。1985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规定,“从今年起,除个别品种外,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农产品统购派购任务,按照不同情况,分别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一系列针对统购派购制度的改革文件,规定:粮食、棉花、油料、烤烟、蚕茧、糖料等大宗农副产品继续由国家定价,实行合同定购,农民完成合同定购任务后,可以自由购销。

——摘编自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等

(1)简析20世纪80年代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的原因,并概括其内容。
(2)简要评价20世纪80年代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
2021-06-09更新 | 4247次组卷 | 37卷引用:2021年广东省高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