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乡镇企业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大事记—1984年(部分)

1月邓小平第一次视察经济特区,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4月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
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写入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讨论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12月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摘自《历史》必修一、二、三

材料二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制度创新”是发展引擎,一条重要途径就是“试点”。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等的改革都是从“试点”开始探索,形成可推广的经验,最后上升为总体性的制度成果,在全国大范围铺开。这种方式把改革自上而下的战略部署与基层自下而上的创造积极性结合起来,集思广益,在改革不断深入的同时保证社会的稳定。

——摘自宋学勤《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社会》

(1)1984年是改革开放进程中重要的一年。根据上表所列资料及所学知识,概述这一年我国在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的重要变化。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农村和企业经济体制改革有哪些“制度创新”?

2018-11-07更新 | 1970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8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题
2 . 1980年6月18日,四川省广汉县向阳人做出了一个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举动(如下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概括指出材料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时代背景加以阐释。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78年底,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为摆脱贫困,暗中自发将集体耕地包干到户。1979年2月,中共安徽省委召开会议,决定在肥西县山南公社进行包产到户试点,指出:许多干部一讲到包产到户,就心有余悸,可以说谈“包”色变,但农民普遍希望包产到户,这是矛盾,必须要在实践中加以检验。会议强调试点不宣传、不报道、不推广。1979年9月,中共中央下发文件,认为因某些副业生产的特殊需要和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单家独户可以实行包产到户,一般不加以提倡。1980年9月,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指出:“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的包产到户是依存于社会主义经济,而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的,没有什么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对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予以肯定,包产到户在农村迅速推广。1980年11月,全国农村实行包产到户的生产队为15%;到1983年初,这一比例达到93%。

——摘编自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们“谈‘包’色变”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推进的特点及改革的意义。
2017-08-04更新 | 1825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海南卷精编版)
4 . 下表是依据龚关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中的有关数据编制的。该表反映出
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
收入
农村(家庭收入)
17.6%
城镇(职工货币工资)
8.0%
消费水平
农村
8.9%
城镇
4.5%

A.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已建立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还没有启动
D.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低于农村
2019-01-30更新 | 1673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安徽卷)
5 . 下图所示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A.农村改革激发了生产积极性
B.经济体制改革催生第三产业
C.改革增强了人们的生态意识
D.农民承包具有自发性的特点
2018-03-26更新 | 1247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7年11月第一次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从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开始,控制自耕小农,据以征收赋税、调发力役,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公元780年,唐朝推行“以资产为宗”的两税法。在此之前,历代赋税征收,或据田亩,或按人口,或按户头,收取粮食、丝绢等实物,有时亦收取钱币,名目与内容时有变化,税额也各有不同,但无不以个体农户为基础。清查户口、人丁,尽可能抑制豪强兼并土地,防止自耕小农破产,均是历代一以贯之的政策。两税法实施后的一千多年中,按资产收税,收取货币,成为赋税变化的主流。这也是明代“一条鞭法”、清代“摊丁入亩”等制度的主要内容。土地占有量是核定资产,征收赋税的首要依据,土地兼收并不再是政府关注的主要问题,对土地实际占有状况的清查与登记成为政府经济管理的重要活动。
——据李剑农《中国经济史稿》等
材料二

材料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今年在全国彻底取消农业税,标志着在我国实行了长达2600年的这个古老税种从此退出历史舞台,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
——摘自温家宝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2006年3月5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税法实施前后中国古代赋税征收的特点及变化的原因。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50-1965年我国农业税占农业实产量比例的变化趋势及主要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我国取消农业税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变革”的认识。
7 . 改革开放加速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1978年我国城市数量为l93个,l997年为668个。其中以中小城市的增长最为迅速。这主要是由于
A.经济特区的设立B.乡镇企业的崛起与发展
C.沿梅港口城市的开放D.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
8 . 下列图片可以反映建国后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改变是(     
A.土地的使用权B.土地的用途
C.土地的所用权D.土地的规模
2019-01-30更新 | 617次组卷 | 44卷引用:2011年江苏省高考真题历史卷
2011·上海·高考真题
9 . 生产队由队长同一个个农户签订合同.合同规定出生产指标和给这个农户的报酬。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多劳多得。”这里描述的是                      
A.土地改革B.三大改造
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19-01-30更新 | 289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1年上海市高考真题历史卷
10 . 取消农业户口,目前已在多个省市展开,有学者誉称这是中国社会改革的里程碑。回顾建国后农村工作中的相关举措,依时序排列是
①农业合作化
②人民公社化
③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④“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④②①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