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乡镇企业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1 道试题
1 . 下表为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简表。据此可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A.使乡镇企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B.加速了农村城镇化的进程
C.使农业总产值超过其他产业总值D.推动农村工业化基本实现
2 . 1983年,我国农村劳动力人均产值893元,比1978年增长了30.6%,平均年增长5.5%,大大高于1978年以前平均增长1.29%的速度。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非公有制经济发挥主导作用B.国家取消对农副产品的统销政策
C.农民的经营自主权逐渐扩大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2021-12-16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测试(三)历史试题
3 .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工业化建设道路上取得了重大成就。读图,回答问题。

图1
20世纪50年代的新建工业分布

图2
20世纪60、70年代的新建工业分布

材料   19822004年“三农”工作一号文件内容节选1982年:对于(农村)家庭副业和专业户,必须实行积极扶持的政策,在资金、技术、供销等各方面给予帮助和指导……我国耕作制度复杂……农业机械化必须有步骤、有选择地进行。

1983年:联产承包责任制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

1984必须动员和组织各方面的力量,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商品生产服务体系……允许务工、经商、办服务业的农民自理口粮到集镇落户。

1986年:伴随着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鼓励耕地向种田能手集中,发展适度规模的种植专业户。

2004年: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引导农村集体企业改制成股份制和股份有限合作制等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央和地方要支持龙头企业到城市开办农产品超市,逐步把网络延伸到城市社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汇编(19822014)》


(1)解读图1、图2,指出该时期新中国工业建设的特点并对其原因作出合理解释。
(2)提取材料信息,从多角度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所具有的史料价值。
4 . 如表:建国后张掖农业发展状况,该材料作为直接论据,可用来探究的主题是
时间发展状况
1956年全国9个小麦高产县之一,平均亩产188公斤。
1986年被确定为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和蔬菜生产基地。
1978一2017年农业增加值由1.22亿元增加到101.16亿元,年均增长5.49%。

A.科技是第一生产力B.乡村政治体制变革的意义
C.思想解放的必要性D.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
2021-12-10更新 | 165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2022届高三上学期综合能力测试(二)历史试题
5 . 下图为1985年5月12日《解放日报》的头版头条新闻报道。该报道
A.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确立
B.体现了全国人民创新创业的精神和智慧
C.说明了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正确性
D.极大地调动了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2021-12-08更新 | 118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好题精练)
6 . 2007年数据反映,在我国土地流转规模占比最高的东部地区,如浙江省,承包地流转面积也只占承包土地总面积的23.2%,占比其次的西部地区的四川省,这一比例约为10%,占比最低的中部地区的湖南省,该比例为8%.这说明
A.土地流转不利于农业发展B.我国农村经济改革亟待开展
C.土地流转尚需进一步推进D.经济发展程度影响土地流转
2021-12-07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昌吉州昌吉教育体系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1980年,广西宜山县三岔公社合寨大队农民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了我国第一个村民委员会。1983年,中央决定撤销作为国家政权在农村的基层单位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撤销作为村行政机构的生产大队,代之以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村民委员会。这表明
A.农村基层管理体制做出调整B.土地所有制结构已经被突破
C.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出现变化D.农民率先开始政治体制改革
2021-12-04更新 | 183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2022届高三11月质量普查测试历史试题
8 . 截至1981年年底,全国农村已有90%以上的生产队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1985年,全国农村人民公社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工作全部结束,许多乡镇还建立了集体经济组织。这
A.改变了农村土地所有制B.调整了农村的产业结构
C.利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D.实现了农村居民的自治
9 . 由于生产活动不再是农民追求和实现自身经济利益的自主性活动,以及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农民的意志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农民的正当利益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农业生产经营的成效受到极大影响。因此,新时期在农村
A.推行包产到户B.发展乡镇企业C.重建乡镇政府D.坚持土地公有
2021-12-03更新 | 115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适应性月考(三)历史试题
10 . 1983年底,全国80%的社员参加农村供销合作社,吸收农民直接参与供销社的管理。到1984年底,全国已有62000多名农民当选为供销社正、副主任。供销社恢复农民在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的联营。出现这一现象得益于
A.基层群众自治的实行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
C.国有企业改革的开展D.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