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乡镇企业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时期,随着私田的大量开垦公田逐渐荒废,井田制遭到破坏并逐渐瓦解。北魏至唐前期,中国一直实行均田制。唐代均田制的实行把军队和广大农民安置到了土地上,达到了安定军心和民心的目的。如贞观时,“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贵粮,取给

于道路焉”。由于农民获得了土地,极大地刺激了生产力的提高,土地开垦日益扩大,粮食产量不断提高,致使粮食价格大幅度下降,国家财政也日益富裕充足。所以,唐前期百余年间国力强盛,威震中外,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摘编自王红雷《祈中国古代土地制度之演变》

材料二   自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从1953年开始,中国开始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变土地私有制为公有制。实践证明,它是不利于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它否定了农民个人的物质利益,无法有效刺激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50年代后期,土地改革旨在全国范围内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使得生产关系脱离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结果违反了按劳分配的原则,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破坏,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党中央在积极总结过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坚持土地国有制,改革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这一土地制度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摘编自唐丽霞《新时期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创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井田制瓦解的原因并说明唐朝实行均田制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土地制度的演变过程。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土地制度变迁给你带来的启示。
2 . 1980年,一位美国记者在北京发现“人民公社解体为家庭生产单位后”,“农民不但分了地,而且还把公社的其他资产也给分配了”。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     
A.农村地区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B.中国外交逐步打开新局面
C.中央政府实行调整经济的八字方针D.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2022-08-02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写道: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到1983年底,甚至这些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集体农业痕迹大量消失”的主要原因是
A.人民公社体制的逐步废除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广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D.统一开放市场体系的形成
4 . 安徽凤阳是现代中国改革的先行者,从而实现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跨越。改革前: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改革后:1979年凤阳全县粮食产量比1978年增长49%,卖给国家粮食4450万千克。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实行人民公社化运动
C.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开展了大跃进运动
2020-02-07更新 | 69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满洲里远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世纪60年代山东农村吹哨上工,农民“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子慢慢晃。”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共采取的措施是
A.人民公社化B.“大跃进”运动
C.增强企业活力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