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近现代中国的工业化建设道路虽然曲折坎坷,但也取得较大进步,尤其是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取得巨大成就。

材料一 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发展情况表


材料二 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 100 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 的工业化重任。但是从 1953 年我国完成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 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各项举措加快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建设 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1)材料一中民族工业发展较快的原因有哪些?
(2)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为了尽快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中国共产党在工业建 设方面采取了什么重要举措?结果如何?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工业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4)综合上述材料,你对我国民族工业的命运有何认识?
2021-09-14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以来,创造了举世无双的经济增长奇迹。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年同历史上的最高水平相比,工业总产值减少一半,其中重工业产值减少70%,轻工业减少30%。这一年钢产量仅15.8万吨,减少80%,煤仅3243万吨,减少48%,粮食为11318万吨,减少约25%,棉花为44.4万吨,减少约48%。1949年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现代工业产值只占17%。根据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社会委员会”统计,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27美元,不足整个亚洲平均44美元的2/3,不足印度57美元的一半。

——据王桧林《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的社会变革

农村城市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的,土地所有权仍归集体所有,而农民通过承包则取得了对土地的使用权,即经营权。这种责任制使农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提高了农民的劳动热情,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在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并使之进一步壮大的前提下,多种经济成分得到发展,原来那种与现实生产力水平不完全适应的单一公有制结构有很大改变。按照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改变了统收统支的国营企业经营方式,扩大了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据胡绳《中国共产党的70年》整理

材料三   下图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新中国初期从经济困局中逐步恢复的具体举措。
(2)根据材料二,说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同点。
(3)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三中三个峰值出现的关键因素。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9年,美国《时代》周刊将邓小平头像再次印在封面上(图1)。标题为《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材料二   1978年以来,邓小平指出,农民最了解农村的实际,他们更能在实践中探索出顺应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有效方式和手段。国家要给予农民更多的自主权,调动其积极性。“我们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农业经济体制改革更要立足于广大农民的实际,通过农业资源的新组合,使农业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以达到最大的经济利用效益。邓小平说:“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对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要充分认识。”他还多次指示政府相关机构要加强对农业科技人员的培养和激励,只有这样我国农业科技的重大突破才有希望。随着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大量农民从农业内部转移出来。邓小平强调要“调动基层和农民的积极性,发展多种经营,发展新型的乡镇企业”,不仅要吸纳农村劳动力,还要增加农民收入和推动农村经济格局的多样化。

——摘编自周建峰《邓小平农业经济发展动力观及其启示》

材料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指出要把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强调要继续坚持农村集体经济的主体地位。国家现代化要“四化同步”:既要有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也要有农业现代化。他认为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与经营权的分置是“我国农村改革的一个重大创新”,要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流转和多形式经营。国家应鼓励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积极发挥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相关组织的作用,完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以互联互动、共建共享为基本准则,"推动形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体制机制”。习近平还提出了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理念,并将其作为推动农业现代化改革的主线,强调农业现代化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理念,走绿色农业发展道路。新时期,习近平进一步推动创新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理念、新模式。

——摘编自郑吉伟、姚晓红《论习近平对邓小平农业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为了打造中国新时代的新形象所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邓小平关于农业经济体制改革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习近平对邓小平农业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2021-05-22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莆田市莆田锦江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规定:特区企业雇用的职工,由该企业按其经营的要求进行管理,必要时可以解雇,其手续按照劳动合同的规定办理。这一规定有利于(  )
A.推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B.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C.强化企业在经营管理中的自主权D.激发工人积极性,提升企业效益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导致下表中所示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如表年以来的历次人口普查农业劳动力人口变化(亿人、%)
年份规模男性女性占全国就业人口比重
19823.752.011.7471.93
19904.582.402.1870.79
20004.342.242.1061.64
20103.261.661.6045.55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普遍推行B.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
C.沿海经济特区广泛建立D.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
2021-04-01更新 | 124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根据1979~1982年全国自销机构及零售额的统计情况(如表)可知
A.企业改革已进入深水区B.企业自主权逐步扩大
C.自产自销成为行业主流D.市场经济体制已确立
2021-02-28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八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1982年常州被国务院设为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在企业推行经济责任制,把企业与政府、集体、个人的经济责任环环紧扣起来,同时将经济责任与经济利益挂钩。这主要是为了
A.强化政府对企业管控B.增强国有企业活力
C.变革企业所有制性质D.确立市场经济体制
8 . 厦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履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航)成立于1984年。20世纪80年代,厦航以企业化规范运作、自主经营、民航与地方合作的创办模式开创了部、省合作的成功先例,成为中国民航体制改革创新的先行先试者,并成为中国内地第一家在台湾设立办事处的航空公司。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履航实现从艰难启航到跨越腾飞。连续27年盈利,这也是我国民航业所有航空公司中最长盈利记录。“厦航式运行”也被民航局充分肯定并推广。

——《民航管理》2014年第9期

材料二   履航为促进自身发展,于2010年成功引入河北航空投资集团14.6亿元投资,还加强与国家开发银行、招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融资合作,又积极发行债券。2013年与中国移动福建公司合作,全面推动航空产品与现代通信技术的结合,提供更优质的“数字航空"服务。同年7月,厦航与厦门大学就战略规划、人才培养、科研教学等领域展开合作。与此同时,厦航提出“推进国际化战略",2012年加入天合联盟(多家航空公司所形成的国际航空服务网络),目前已实现了航线网络对欧美澳的全覆盖。

——摘编自厦航官网《厦航大事记》


(1)你认为厦航“启航"之时,借助了厦门的哪些优势?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要概括。
(2)据材料二,试总结“厦航式运行”的经验。
(3)厦航如何抓住时代机遇,推动下一步发展?请简略建言。
2021-01-21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有学者把1992年前的改革开放分为三个阶段,即从1978年到1984年的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阶段,从1984年到1989年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阶段和从1989年到1991年的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阶段。纵观三个阶段的改革开放过程,探讨的关键问题是
A.从学习模仿走别人的路到开辟自己的路
B.包产到户是否等同于分田单干和资本主义
C.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0 . 1985年3月10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进出口税则》所规定的进口税率,其平均水平比 1951 年下降了10%,包括发展新技术需进口的新材料、新技术产品、信息传输设备和与改善人民生活相关的餐料、物品、食品等55%的税目降低了进口税率。此次关税改革
A.标志着我国关税制度现代化的起步B.是为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需要
C.使我国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关税制度D.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