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如图为1983~1993年我国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变化情况。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推行B.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D.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2022-06-22更新 | 8977次组卷 | 81卷引用:福建省德化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1988年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突出问题是通货膨胀明显,物价涨幅过大。据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1988年全国零售物价总指数比1987年上升18.5%。其中农村上升17.1%,城镇上升21.3%,由此可知当时(     
A.改革开放促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B.市场经济的引进带动了中国经济增长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存在弊端D.改革开放仍然处于新旧体制转换时期
3 . 我国1980年开征个人所得税时提出“我国因为实行低工资制度,居民的收入不高,以往没有开征个人所得税。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高的居民将会逐渐增多,他们应当对国家多作些贡献。”由此可知征收个人所得税
A.有效解决了贫富差距问题B.大幅提升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C.促进了个人收入实际增长D.顺应了改革开放的时代需要
4 . 1982年11月15日《人民日报》刊载的一篇名为《他不是待业青年》的短诗(节选)。据此可知中国
A.个体经济获得肯定B.对内改革已经起步
C.中国就业压力空前D.市场经济体制已确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85年2月,我国放开绝大部分的农副产品价格。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综合调查组对此项价格改革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反映
方案1985年2月1985年7月
1.价格全部由国家制定,严格管理61.8134.7
2.价格全部放开,由市场定价5.96.7
3.价格部分放开,部分控制30.858.2

A.市场价格机制逐渐得到认可B.计划管理体制遭到摒弃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价格改革增加农民收益
2021-06-01更新 | 299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1983年底,新华社发表了通讯《一个有独创精神的厂长——步鑫生》,此后迅速刊发了27篇报道,宣传浙江省海盐衬衫总厂厂长步鑫生总结的“日算月结、实超实奖,实欠实赔,奖优罚劣”等工厂改革的方法,国内掀起了学习步鑫生的风潮。这一现象表明政府
A.放弃计划经济体制B.积极创新企业的管理制度
C.发展市场经济体制D.打破对单一公有制的崇拜
7 . 1980年12月11日,19 岁的章华妹从浙江省温州市工商局领到一张编号为10101的营业执照,这张执照由毛笔填写,还附着她的照片,这是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由此可知
A.单一公有制经济结构被突破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发展D.计划经济体制失丢主导地位
8 .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逐渐遵循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进而为经济发展释放了巨大的空间。这表明我国
A.开始进入现代化建设时期B.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发生剧变
C.传统经济观念逐渐被突破D.所有制结构发生了重大变革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所谓“富农”阶层,是中唐以来特别是宋代以来崛起的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南宋叶适 指出;“富人者,州县之本,上下之所赖也。”宋代以来,国家不断推行改革,但一般来说,均 平赋役和整顿吏治始终是国家改革的两个重点。而这两点又均与“富民”阶层紧密相关。 “宋王朝对农民的统治是通过户等制实现的”,而乡村组织一级头目基本都由户等靠前的 富农群体来担任。

——摘编自林文勋、杨瑞碌《宋元明清的“富民”阶层与社会结构》

材料二 19世纪的英国中产阶级开创了机会平等和个人自由的现代世界,促生了思想活跃的知 识分子及其团体。在这一时期,他们展现了对理性和进步的信任与乐观态度,他们开放而自 由,富有社会责任感,可以说,中产阶级的成长大大促进了知识创新、丰富了思想资源。更重 要的是,中产阶级代表了一种新的道德规范,在他们的带领下,倡导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的 绅士风范成为社会各阶层努力遵循的标准,人们的生活更加精致而高尚。

——摘编自裴亚琴、张宇《19世纪英国中产阶级的社会属性分析》

材料三 1987年,国务院提出支持和鼓励科技人员“创办各类中小型合资企业、股份公司等”。 这直接促成了大量民营科技企业的成立,其中的经营者个人收入远远超过其他类型的劳动者,具备了老中产阶级的特征。随着老中产阶级的发展,经济制度明显落后于社会改革,这种现象持续到1988年,宪法修正案规定“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1991年7月,中央指出私营经济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存在和发展,对私营企业主“采取团结、帮助、教育、引导的方针,要求 他们爱国、敬业、守法”。

——摘编自赵竹茵《制度变迁视域下的中国中产阶级发展》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以来崛起的“富民”阶层的作用和19世纪 英国中产阶级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在推动中产阶级崛起方面所采取的关键性举措。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今中外中产阶级(“富民”阶层)崛起的认识。
10 . 下面是1979—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比上年增长)曲线图。

对80年代末的趋势解读正确的是
A.国企改革一直停滞不前
B.GDP整体呈现大幅下滑
C.经济环境影响经济增速
D.结构调整影响经济的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