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2-1919年,新建厂矿企业470多家,投资近亿元,再加上扩建企业,新增资本达到13亿元相当于辛亥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其中、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化工皮革、卷烟等行业也有相当发展。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整个中国民族工业又迅速萧条。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中国工业结构比重图


——虞和平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

材料三   开心的锣鼓敲出年年的喜庆,好看的舞蹈送来天天的欢腾,阳光的油彩涂红了今天的日子哟,生活的花朵是我们的笑容。今天是个好日子,心想的事儿都能成,今天是个好日子,打开了家门咱迎春风。

——1998年春晚歌曲《好日子》

材料四   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主题(节选)

年份主题
1983举国除夕万家欢,共品春晚头道餐
1993欢乐、祥和、自豪、向上
2002祖国颂、社会主义颂、改革开放颂
2018喜庆新时代,共筑中国梦

请目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此阶段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特点。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年代我国工业的新变化并分析我国工业结构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70、80年代党和政府为了让城乡群众过上“好日子”所采取的主要改革措施。指出90年代的中国在开放领域进一步“打开了家门”的重要标志。
(4)材料四中,1993年春晚的主题-自豪、向上”,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进入新阶段的主要标志?2002年春晚再次歌颂了改革开放的成就,回首2001年,我国为顾应经济全球化趋券,在对外开放方面又有何重大突破?
2021-07-14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兵地十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名退休干部的账本张心侠老人是一名离休干部,1949年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今年89岁的他居住在济南市市中区的卧龙社区。从1977年开始,他就记录家庭收支账目,这一记就是40多年。

他的家庭账本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家庭收入;另一部分是支出。

从家庭账本可以看出,1976年,他家全年收入是2000元;1980年,全家收入是3053元。如今,他全家的收入比40年前增长了136倍……张心侠说:“以前,大部分家庭买一台大件家用电器要攒上几个月甚至一年的工资,而且还要有票证才能买得到。”根据账本的记录,张心侠家的第一台黑白电视机是19803月购买的,第一台电风扇是19806月买的,第一台空调19956月买的……上个世纪60年代,他虽没有记生活账,但清楚地记得,那时家里的收入主要用在一家人的吃饭上,恩格尔系数在80%左右。“以前,大家工资不高,食品、蔬菜、水果在市场上很少,吃饭是每个家庭的头等大事。”张心侠说。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尤其是进入新世纪后,他家的恩格尔系数降到10%左右,近几年都在10%以下。

——摘编自中国网《家庭账本的40年·记录改革开放民生巨变》


从张心侠老人的家庭账本中提取一个生活片段,指出它所反映的史实,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简要概括所提取的生活片段及史实,对史实的说明要准确全面。)
2021-08-03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新城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在探讨“中国计划经济的形成和变革”问题时,某同学发现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兴起了一股计划经济思潮,并摘录了以下材料。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在下列问题的指引下,进行深入探究。

许多人“对苏俄表示同情之美感,有的甚至替它大事鼓吹,以为苏俄成功之秘诀,在于它的社会经济制度,因为这个制度是有计划的,有组织的。”

——据《东方杂志》(1933年)

“在内外层层叠叠的高压状态底下的中国”,最急需的是“整个地实行社会主义的统制经济(计划经济)和集体生产”。

——据《申报月报》(1933年)

“左倾的也好,右倾的也好,大家都承认放任经济的末日到了。”

——据《独立评论》(1934年)


(1)从当时国际形势分析20世纪30年代计划经济思潮在中国兴起的原因。
(2)分析20世纪50年代中国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并简述这一体制对经济建设的影响。
(3)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兴起了经济调整之风。概括指出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政策进行了怎样的调整?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表现。
2021-06-30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2010-201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80年,在严重的城市住房短缺的背景下,中国政府启动了城市住房改革,对于当时的政府决策者而言,住房改革一方面要推动住房商品化和住房市场的形成,另一方面还必须对社会稳定做出贡献。低收入家庭的社会经济状况不应受到负面影响,而应得到改善。因此住房改革必须是渐进的,必须与其他改革相配套。最初的住房改革举措是综合财政制度改革,将住房投资的决策权逐渐下放到地方政府、国营单位和城市集体企业。到1988年时,国家预算内资金在住房投资中所占比例从改革开始时的90%下降到16%,国营单位自有资金的比例上升到52%,非国有投资也开始占到20%。政府和国营单位下属的住房建设企业也通过企业改革成为经济上独立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此期间,大批的新住房建设和旧住房改革项目得以上马,缓解了由于长期缺乏投资而造成的严重住房短缺现象。

——摘编自方可《中国城市住房改革:回顾与展望》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城市住房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城市住房改革的意义。
2021-07-17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湛江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要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成为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国有企业改革转向实行国家所有权与企业经营权的“两权分离”。1986年,国务院提出推行多种形式的经营承包责任制,给经营者以充分的经营自主权。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其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1994年开始试点。2005年底,52.7%的国家重点企业改制为多元股东的股份制企业,国有中小企业改制面达80%以上。

——摘编自陈清泰主编《重塑企业制度:30年企业制度变迁》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末,英国经济增长开始放缓,进入“滞胀”时期。撒切尔夫人执政期间,开始了以国有企业私有化为核心内容的改革。在企业层面的主要措施是,通过企业公开上市、整体出售给私人企业、职工内部持股等方式,分批出售国有企业的股票,减少政府对企业的控制。从政策层面上看,政府通过放松对企业的各种管制,鼓励企业自由竞争。通过私有化的改革,英国的国有企业数量锐减,国有经济大规模收缩,国有经济占其GDP的比重降至6%左右。

——摘编自赵世萍《美国、英国国有企业改革对我国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中英两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措施。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英两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不同原因与共同影响。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七届二中全会做出了几项重要决策: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和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新中国的国民经济由国营经济、合作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组成;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和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全会还确立了新中国发展的各项目标: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先进的工业国和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引导农业向现代化和集体化方向发展。

——摘编自陆仁权《论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历史地位》

材料二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了巨大成就。长期使我们焦虑的农业生产所以能够在短时期内蓬勃发展起来,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的强大活力,根本原因就在于大胆冲破“左”的思想束缚,改变不适应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农村经济发展对城市的要求,为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198410月《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该会议召开的主要背景,并概括大会所确定的党的工作重心。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这一时期我国农业生产“能够在短时期内蓬勃发展起来”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改革开放初期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所遵循的原则。
2021-03-03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名校协作体2021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814月,在国务院召开的工业交通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实行工业经济责任制。经济责任制是在国家计划指导下,以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为目的,实行责、权、利紧密结合的生产经营管理制度。国家对企业实行经济责任制,在分配方面主要有三种类型,即利润留成、盈亏包干和以税代利,自负盈亏。企业内部实行经济责任制,是把每个岗位的责任、考核标准、经济效果同职工的收入挂起钩来,实行全面经济核算。在分配上大体有这样几种形式:指标分解;计件工资,包括超额计件工资和小集体超额计件;超产奖;定包奖;浮动工资。实行工业经济责任制成效显著。但是,在改革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是实行经济责任制与计划管理结合得不够好,在处理国家与企业之间关系时,企业往往过多地强调自身的利益,一些企业内部的经济责任制还不够落实,在分配上的平均主义问题还没得到有效解决。

——摘编自汪海波《新中国工业经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实行工业经济责任制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工业经济责任制的特点及影响。
2021-05-26更新 | 168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2021届高三5月全真模拟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仅在实施的头一年,就有一万家企业租了出去,其中大部分都转到了私人手上。按规模说,都是工人不超过五人的小作坊;它们通常利用本地的原料,生产日用必需品。和以前相较,对照是令人惊讶的,因为在苏维埃政权的初年私人贸易是被禁止的,而对工人的剥削是绝对不允许的。

——摘编自列利丘克《苏联工业化:历史、经验、问题》

材料二   联邦德国私有化的主要程序是通过私有化法,以规范私有化的目的、范围、程序和出卖企业私有化收入的使用途径。联邦所有的大型企业私有化的方法是出卖股票,逐步减少联邦持股比例,从部分私有化到完全私有化。

在将国有独资企业改革为国家和私人合资企业后,德国在70年代改革的重点是减少联邦政府的间接参股。通过出卖参与股份的公司,使联邦政府完全退出。

1970年联邦经济活动收入占联邦财政收入的1.26%,到1977年这个比例已经降低为0.34%。

——摘编自朱秋霞《德国财政制度》

材料三   为完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以提高企业活力,放权让利、加强企业的责任制成为80年代的国营企业改革的重点。“放权让利”的改革是从四川开始的。197810月,经国务院批准,四川省委、省政府选择了有代表性的重庆钢铁公司、成都无缝钢管厂等地方国营工业企业率先进行“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是逐户核定企业的利润指标,规定当年增产增收的目标,允许他们在实现目标以后提留分享少量利润,作为企业的基金,并允许给职工发放少量奖金。

——武力、肖翔《环球视野:中国共产党关于国有企业发展与改革的探索》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苏俄经济政策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德国国有企业私有化的主要措施和特点。
(3)材料三中国有企业“放权让利”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分析这一改革是如何调动企业和职工积极性的。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通过总结经验,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井冈山道路。秋收起义失利后,毛泽东等率领工农革命军向罗霄山脉进军,到达三湾村后,确立了“支部建在连上”的原则。在革命实践中,毛泽东先后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光辉篇章,探索并成功实践了井冈山道路。

——摘编自孙伟《井冈山道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联系》

材料二   19781124日,小岗村18户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为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有利条件。1981731日,国务院批准湖北沙市进行综合改革试点,沙市成为全国第一个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试点城市。19841020日,十二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进一步贯彻执行对内搞活经济的方针,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199210月,十四大确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13119日十八届三中全会,突破性地为中国改革"升级",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全新主张。"单独两孩"新政将全面启动,军队建设听中国共产党指挥、善谋打仗的新型司令机关,其它的改革涉及收入分配改革细则、新型城镇化规划、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招考改革总体方案、国企改革总体方案、养老金并轨等。

——摘编自王东京《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特色的革命与建设道路分别是什么道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变化趋势。
2021-05-14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尔滨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到本年(1952年)底,我国工农业总产值达到827.2亿元,比1949年增长77.5%,较历史最高水平的1936年增长20%,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已超过历史最高水平,钢的产量为134.9万吨,粮食的产量为3088亿斤,棉花的产量为2607万担。1952年国家财政收入为183.7亿元,支出为176亿元。职工的平均工资比1949年增长60%—120%,农民的收入也增长30%以上,人民生活得到初步改善。

——摘编自《中国经济发展五十年大事记》

材料二   中国改革开放的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大事
197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包干到户。
1980中央决定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吸引和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1984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国家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上海、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1992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召开,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对外开放向纵深推进,相继开放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
1997中共十五大提出“走出去"战略。
(1)根据材料一,用一句话概括我国1952年底的经济状况。结合所学,概述党和国家为促使该经济状况出现所采取的具体经济措施。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特点。结合所学,分别指出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制度创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