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新中国工资制度自1956年改革以后,在近30年中基本没有大的变动。1978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组织力量调查研究,提出工资改革意见……随后,中央决定于1985年进行工资改革,其原则: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奖金要同企业的经济效益高低、个人贡献大小挂钩,职工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等等。据此可知(     
A.现代企业制度已经建立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C.国企改革注重价值规律D.改革开放后工作重心转移
2 . 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强调,缩小指令性计划,改革经营方式,使企业更多地与市场直接联系;实行价格、工资改革等等。其目的是
A.加强对企业的管理B.增强企业活力
C.积极发展国有企业D.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2022-05-31更新 | 104次组卷 | 4卷引用:2023年高考辽宁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3 . 某记者在回忆录中写道:“现在农村的确‘活’了,农业生产不断发展,各种副业欣欣向荣。看来,包产到户、包产到劳等责任制,确已行之有效,是搞活经济的不二法门,城市里的企业管理,也在开始推行这种精神了。”这表明当时
A.城乡改革互相促进B.全面整顿初见成效
C.逐步开展经济体制改革D.倡导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2021-12-27更新 | 4897次组卷 | 43卷引用:2022年辽宁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4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购物凭票供应;1983年,北京兴起了中国第一家超市;随后,自选商场、购物中心等迅速发展。这一购物方式的变化本质上反映了
A.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增强B.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
C.新时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高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
2021-06-19更新 | 15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高考辽宁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82年12月《人民日报》报道,浙江义乌某供销社在改革后,改变了过去“上面来货多少,下面供应多少”的状况,主动深入农户了解他们对生产资料的需求情况,采购农民所需物资;许多职工还积极寻找经营门路,开拓新的市场。出现这一现象是由于
A.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得以理顺B.经济责任制逐步实行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
2021-06-13更新 | 11503次组卷 | 95卷引用:2022年辽宁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