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1980年,国务院批转的国家计委等部门《关于实行基本建设拨款改贷款的报告》规定,从1981年起,凡具有还款能力的企业都由财政拨款改为银行贷款,简称“拨改贷”。1985年起所有预算内基建投资全部实行拨改贷。“拨改贷”的实施
A.扩大了地方权限B.活跃了市场经济
C.明确了经济责任和利益D.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分配关系
2022-01-01更新 | 461次组卷 | 10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在如何看待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关系问题上,有的人将这两个历史时期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甚至相互否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要正确评价,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

——摘编自《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的历史关联》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关系”的认识。
2021-12-18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2届高三12月抽测历史试题(B卷)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19791997年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类型所占比重(单位:%)统计表

年份国有经济(1993年之前为国营经济)集体经济城乡个体经济其他经济
197978.4721.53
198174.7624.620.040.58
198373.3625.740.120.78
198564.8632.081.851.21
198759.7334.623.642.02
198956.0635.694.803.44
199156.1633.004.836.01
199346.9534.027.9811.05
199533.9736.5912.8616.58
199725.5238.1117.9218.45

——据《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等整理


统计表中包含丰富的历史信息。概括指出材料中反映的一条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提取信息准确,阐释有据,逻辑严谨。)
4 . 1982年11月15日《人民日报》刊载的一篇名为《他不是待业青年》的短诗(节选)。据此可知中国
A.个体经济获得肯定B.对内改革已经起步
C.中国就业压力空前D.市场经济体制已确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84年10月13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发展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要求各级人民政府积极支持有经营能力和技术专长的农民进入集镇经营工商业,并放宽其落户政策,统计为非农业人口,从而打破了长期以来从户籍上限制农民进城的旧规定。这一做法
A.推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B.发展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适应了城乡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D.解决了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弊端
6 . 1984年3月3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以《请给我们“松绑”》为题,联名向省委书记和省长发出一封公开信,希望给予企业必要的人事权、财权和自主经营权。这反映当时
A.要求深化改革的呼声日益强烈B.解决了经济体制深层次的弊端
C.农村改革推动了国有企业改革D.单一公有制结构发生很大变化
7 . 制定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计划),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重要体现

材料一 “一五”计划指出:“采取积极的工业化的政策,即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其目的就是在于求得建立巩固的国防、满足人民需要和对国民经济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物质基础。”

材料二 部分五年规划(计划)发展目标简表

“六五”计划(1982年通过)
继续贯彻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进一步解决过去遗留下发展的各种问题,取得实现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决定性胜利,并且为第七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创造更好的条件
“九五”计划(1996年通过)
经济总量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产业结构进一步改善,有效供给能力增强科技教育得到加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取得成效,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进一步提高
“十一五”规划(2006年通过)
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努力实现以下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宏观经济平稳运行:产业结枃优化升级;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城乡区域发展趋向协调;基本公共服务明显加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
“十三五”规划(2016年通过)
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主要目标是: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1)为什么“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结合材料一和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史实,谈谈你的理解。
(2)阅读材料二,任选两个规划(计划),结合时代背景,比较和阐释其发展目标是如何与时俱进的。
2021-09-06更新 | 3526次组卷 | 3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第一中学2021年高三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历史试题
8 . 1983年,北京四个最大的百货商场与北京市第一商业局签订合同,规定:超额完成利润承包额的,超额部分国家与商场对半分成;完不成利润承包额的,差额部分由企业利润留成和浮动工资弥补。这反映出
A.企业的活力逐步得到增强B.政企不分的弊端得到解决
C.市场经济体制在全国建立D.经济所有制结构发生变化
2021-07-16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1984年国庆,首都北京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深圳有两辆彩车参加了游行,蛇口工业区彩车上“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从天安门广场响遍大江南北。该口号
A.拉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B.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
C.提倡在沿海建立经济特区
D.体现改革开放时代下的实干精神
10 . 1982年12月《人民日报》报道,浙江义乌某供销社在改革后,改变了过去“上面来货多少,下面供应多少”的状况,主动深入农户了解他们对生产资料的需求情况,采购农民所需物资;许多职工还积极寻找经营门路,开拓新的市场。出现这一现象是由于
A.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得以理顺B.经济责任制逐步实行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
2021-06-13更新 | 11503次组卷 | 95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莒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