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52年中国主要工业品总产量的国际比较表

—根据赵德馨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数据整理

材料二:1998—2002年私营、国有和外资工业企业的工业生产总值比较表

—摘编自陈勇勤《中国经济史》、简新华、向琳等《论中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状况?这种状况是怎样初步改变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三类工业企业的产值变化趋势并说明原因。

2018-09-03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贵州省铜仁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78年,中韩两国经中国香港地区开始了间接贸易,开启了中韩两国的经济往来,下面为1978~1991年中国对韩国贸易示意图。


——齐欣《中韩经济一体化趋势分析》

材料二   下面为2002~2012年中国对韩国进出口额及贸易总额变动趋势图。


——维《中韩贸易条件变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978年至1991年中国对韩国贸易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双边贸易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2002年以来中国对韩国贸易稳定增长的历史条件。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韩贸易关系发展的历史启示。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 19 世纪 80 年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 60 年间,是自由贸易衰亡时期。第二 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实力大为增强的美国竭力鼓吹贸易自由化,主张降低关税,取消数 量限制,实行无差别待遇的互惠原则,在它的影响下,建立起以“关税及贸易总定"与 “国际货币基金协定”为中心的国际经济贸易体制。从世界范围来看,关税壁垒大为削 弱,贸易数量限制有所放宽,贸易自由化取得进展。

——摘编自《自由贸易政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二战前后自由贸易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材料二   自 2013 年设立上海自贸区至今,我国已设立四批自贸区,再加上刚刚宣布的 海南自贸区(港),我国的自贸区数量将达到 12 个,正是这些自贸区成为中国改革开放 的重要门户。除了海南的跨“级”连跳,直接批准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和自由贸易 港外,其他已经获批设立的 10 个自由贸易区最有机会实现升级“自贸港”。

——整理自侯名芬《我国创办经济特区的历史进程和当代价值新论》等


(2)根据材料二,简析新时期中国自贸区(港)设立的原因。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对外开放40年,既是中国社会经济生活发生深刻变革的40年,也是中国与世界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的40年。在这40年里,开放成为了推动和深化改革、支撑和推动发展的重要力量。开放带来了中国改革发展缺少的外部资源,拓展了中国发展的外部空间,形成了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倒逼机制”。开放的内容不断扩展丰富。开放从中国作为一个整体对外部世界的开放逐步扩展到中国内部的相互开放,最后是世界各国之间更大的开放。

——摘编自杨雪冬《对外开放40年的成就与思考》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对外开放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对外开放的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掀起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狂潮。但是,由于受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外国商品并没用打开中国市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实现了向中国倾销商品的愿望。1865年,在对外正当贸易中,中国第一次出现逆差。

——人教版《中国近代史》上册

(1)19世纪中期,西方国家通过哪些侵略活动逐步打开中国市场,“实现了向中国倾销商品的愿望”?

材料二茶叶在19世纪30年代每年出口5000万磅,1844年增至7000万磅,1851年达9900万磅,几乎增加了一倍。丝的出口,在鸦片战争前一般每年只有几千包,最多不过10010包,1847年增至22000多包。由于丝、茶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纷纷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

(2)结合茶丝出口变化情况,联系所学,说明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的变动。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发展(见下图)

(3)联系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促进中国进出口总额增长的因素。

2017-10-07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钦州市浦北第二中学2017年秋季学期高二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