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图1、图2分别是2000年与2017年世界传统贸易网络结构图,图中德、中、日、美居贸易供应链的中心位置,图1到图2的变化表明了
A.德国成为最大的贸易进出口国B.美、欧、日三足鼎立格局的形成
C.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日益加强D.对外开放提高了中国国际竞争力
2021-04-11更新 | 25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下表为1993年和2009年浦东新区三大产业占GDP的比重变化。这反映出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1993 年1.3%69.8% 28. 9%
2009 年0.8%42.6% 56.6%

A.城市体制改革增强企业活力B.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促进经济发展
C.中国入世导致产业深受冲击D.对外开放步伐加快推动产业结构优化
2022-02-25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到了九世纪,阿拉伯人通过海路,一直绕到广州、泉州、宁波、扬州。通过海路,运费便宜,且以前陆路只有丝绸值得长途贩运,到了海路开通,尽管我们还是用丝绸之路的名称,但实际上已经不是以丝绸为主了。中国的陶瓷产品,大多是走海路。海路运输的不但有丝绸,还有其他商品,例如,较粗的纺织品、工艺品、陶瓷、茶叶等。到了宋朝,西面又产生了一个西夏,西面过不去了,海路交通已经比较发达,陆路还有什么必要过去呢?到了南宋,北方又有女真人的金朝,宋朝只到秦岭淮河。元朝时,交通比较发达,除了海路以外,陆路也通畅。除了我们比较熟悉的马可.波罗外,还有阿拉伯人伊本。白图泰等,都有记录留下来。中国千百年来形成的丝绸之路,融成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在今天利益格局深刻变化、文化价值追求多元的世界潮流中,有其独特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据葛剑雄《丝绸之路历史回眸》整理

材料二 当前,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旺盛活力。截至202011月初,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万列,运送集装箱92.7万标箱,同比增长54%,通达欧洲21国。其中,运送医疗物资近800万件、6万多吨。2020年前三季度,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进出口总额达9634.2,亿美元,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达130.2亿美元。共建“一带一路”为盘活地区经济循环、促进全球经济复苏提供重要平台,注入强劲动力。截至目前,中国已与138个国家、31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3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摘编自《持续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元时期丝绸之路的发展变化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共建“一带一路”的贡献。
4 . 中外贸易

材料一   1765-1833年中英贸易概况表(单位:万两白银)

中国从英国进口额中国向英国出口额
17651769(年均)119219
17951799(年均)537572
18301833(年均)733995

材料二   18401894年中国棉花及棉纺织品进出口状况(单位:万担)

时间棉花产量棉花出口进口外国棉花进口棉纺织品(折合棉花)
18408020505
1894832764218

(1)简述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中英贸易状况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三   中国进出口贸易会创办于1975年,侧重货物出口贸易,每年在广州举办,从“中国第一展”成长为世界级专业展会,成为全球贸易资源聚合的平台;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2012年起在北京举行;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始于2018年,侧重货物进口贸易。2020年,广交会采用云上会展的形式,服贸会则是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后我国首场国家级线下经济贸易盛会。


(2)结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概述三大会展的举办反映出当代中国对外贸易发生的重大变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78年我国钢产量为3178万吨,1990年增长到6604万吨:1978年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06.4亿美元,1990年更增长到1154.4亿美元;全民所有制单位自然科学技术人员1978年为434.5万人,1989年增长为1035.1万人。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包括
①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   ②对外开放格局的逐步形成
③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   ④对科学技术体制进行有步骤的改革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1-05-21更新 | 224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绍兴市新昌县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