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城市是新中国发展的一个缩影,城市发展的轨迹与国家政策息息相关。下图是当今中国部分城市分布示意图。

观察图中的城市,以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某一政策(举措)为主题,选取两组城市,并简要说明该主题。(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述清晰。)
2 . 中国平均法定关税税率下降的轨迹图(1992—2003),下图表明中国
平均关税税率(%)
A.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B.加入世贸组织成效较显著
C.经济特区建设效果明显D.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提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到了九世纪,阿拉伯人通过海路,一直绕到广州、泉州、宁波、扬州。通过海路,运费便宜,且以前陆路只有丝绸值得长途贩运,到了海路开通,尽管我们还是用丝绸之路的名称,但实际上已经不是以丝绸为主了。中国的陶瓷产品,大多是走海路。海路运输的不但有丝绸,还有其他商品,例如,较粗的纺织品、工艺品、陶瓷、茶叶等。到了宋朝,西面又产生了一个西夏,西面过不去了,海路交通已经比较发达,陆路还有什么必要过去呢?到了南宋,北方又有女真人的金朝,宋朝只到秦岭淮河。元朝时,交通比较发达,除了海路以外,陆路也通畅。除了我们比较熟悉的马可.波罗外,还有阿拉伯人伊本。白图泰等,都有记录留下来。中国千百年来形成的丝绸之路,融成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在今天利益格局深刻变化、文化价值追求多元的世界潮流中,有其独特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据葛剑雄《丝绸之路历史回眸》整理

材料二 当前,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旺盛活力。截至202011月初,中欧班列累计开行超万列,运送集装箱92.7万标箱,同比增长54%,通达欧洲21国。其中,运送医疗物资近800万件、6万多吨。2020年前三季度,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进出口总额达9634.2,亿美元,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达130.2亿美元。共建“一带一路”为盘活地区经济循环、促进全球经济复苏提供重要平台,注入强劲动力。截至目前,中国已与138个国家、31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3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摘编自《持续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元时期丝绸之路的发展变化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共建“一带一路”的贡献。
4 . 信息提炼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在各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伟大历程 辉煌成就——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



(1)指出图1、2、3分别反映的我国政治制度的名称。指出与图1相关的重要历史信息,并从新中国政治建设方面说明其意义。

材料二 第十三条 特区企业进口生产所必需的机器设备零配件、原材料、运输工具和其他生产资料,免征进口税……;第十四条 ……对投资额达五百万美元以上的企业或者技术性较高、资金周转期较长的企业,给予特别优惠待遇;第十八条凡来往特区的外籍人员、华侨和港澳同胞,出入境均简化手续,给予方便。

——《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

材料三 经济特区的管理,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不损害主权的条件下,可以采取与内地不同的体制和政策,特区主要是实行市场调节。

——《广东、福建两省会议纪要》

材料四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邓小平


(2)据以上二三四材料概括,经济特区实行了哪些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特区的建立有何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3)仿照表格其他部分内容,将表格补充完整。
2021-01-27更新 | 55次组卷 | 2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以来,中国与世界的交往经历了一个由被动到主动的过程。

材料一   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

材料二   近代以来,为了挽救国家危亡,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历经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因此,“欲图根本之教亡”,必须改造中国的国民性。他们决心发动一场新的启蒙运动,以期廓清蒙昧、启发理智,使人们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很有影响的思想解放运动。

材料三   邓小平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并指出:“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习近平也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永远不会关上。”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业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概括鸦片战争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新的启蒙运动是指什么?为什么说它是“一场很有影响的思想解放运动”。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中国做出主动开放是在哪次会议上?你如何理解中国的对外开放?
2021-01-18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实验中学等五校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左图到右图的变化反映了我国对外开放的特点是
A.由面向东亚到向西方开放B.由经济特区到“一带一路”
C.由局部试点到全方位开放D.由单层次向宽领域发展
2020-01-12更新 | 246次组卷 | 3卷引用:【高频考点解密】2021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讲义+分层训练【人教版】-解密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及近现代社会变迁(分层训练)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78年,中韩两国经中国香港地区开始了间接贸易,开启了中韩两国的经济往来,下面为1978~1991年中国对韩国贸易示意图。


——齐欣《中韩经济一体化趋势分析》

材料二   下面为2002~2012年中国对韩国进出口额及贸易总额变动趋势图。


——维《中韩贸易条件变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1978年至1991年中国对韩国贸易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双边贸易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2002年以来中国对韩国贸易稳定增长的历史条件。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韩贸易关系发展的历史启示。

8 . 材料一   1793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进见中国乾隆皇帝,以下是当时英国的礼单和中国的回礼单:

礼单一(英国)天文仪器有天体运行仪、地球仪、望远镜、透镜、气压计等,工业设备有蒸汽机、棉纺机、梳理机和织布机,军事装备有步枪、装备有110门火炮的巨型战舰模型等。

礼单二(中国)珐琅、珍宝、玉器、漆器、花缎、画册、鼻烟壶、扇、签、普洱茶48团,茶膏9匣和各色食品等。

——据《1793,乾隆英使觐见记》

(1)比较礼单一、二,分别说明中英两国的外交目的和所处的历史阶段。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掀起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狂潮。但是,由于受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外国商品并没用打开中国市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实现了向中国倾销商品的愿望。1865年,在对外正当贸易中,中国第一次出现逆差。

——人教版《中国近代史》上册

(2)19世纪中期,西方国家通过哪些侵略活动逐步打开中国市场,“实现了向中国倾销商品的愿望”?

材料三   茶叶在19世纪30年代每年出口5000万磅,1844年增至7000万磅,1851年达9900万磅,几乎增加了一倍。丝的出口,在鸦片战争前一般每年只有几千包,最多不过10010包,1847年增至22000多包。由于丝、茶的大量出口,一些地区的农民纷纷放弃粮食生产转而种桑植茶。

(3)结合茶丝出口变化情况,说明19世纪中期中国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联系所学,说明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的变动。

材料四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发展(见下图)

(4)联系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促进中国进出口总额增长的因素。

9 .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20世纪80年代,国家在下图所示

A.地区采取的重大举措
B.开发与开放浦东地区
C.上海成为沿海开放城市D.开辟闽东沿海经济开放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