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特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陈秉安所著《大逃港》有这么一段话:“1977年11月,深圳逃港人数为194274人;1980年,逃港现象不仅消失了,外逃人员又成批地回来了。”出现这一鲜明对比的主要原因是
A.内地政府加派部队严防偷渡者B.香港当局严惩雇主雇佣偷渡者
C.中央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全国人大批准设立4个经济特区
2021-04-28更新 | 310次组卷 | 18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测历史试题
2 . 根据中国现代国情,党和政府在某些地区实行了特殊的政策,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的共同点是(  )
A.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B.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C.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D.都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自主权
2020-09-15更新 | 199次组卷 | 83卷引用:2011届浙江省学军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78年,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习仲勋提出,要解决广东长期存在的“偷渡外逃”难题,需中央给政策,让广东“先行一步”。这个建议得到了中央同意。“先行一步”是指
A.实行“大包干”
B.实行市场经济
C.给企业放权
D.建立经济特区
2019-06-04更新 | 198次组卷 | 33卷引用: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4单元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课时练习
4 . 有学者认为我国对外开放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试验探索阶段,扩大开放阶段和体制性开放阶段。与三个阶段分别对应标志性事件是
A.建立4个经济特区、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内地全面开放
B.建立4个经济特区、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
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D.建立4个经济特区、开放开发上海浦东、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学者认为,在一系列“边缘革命”的带动下,中国逐渐步入了现代市场经济。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真正的改革先锋不是国营企业,而是那些落后的、被边缘化的群体。在这些“边缘革命”中,意义最为重大的变革是在中国经济最为薄弱的环节农业中爆发。中国政府于1979年着手改善农业环境,然而真正意义上的农业改革是自下而上展开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中国农业改革过程中极其重要,从长远角度看,农民重新获得的经济自由对发展农村经济的意义要重大得多。

材料二   在推动中国市场转型的诸多“边缘革命”中,经济特区的开辟和发展,在推进中国向世界经济开放的过程中,起到了尤为关键的作用。经济特区被视为学习资本主义以实现社会主义先进性的实验室。在整个80年代,政府都因担忧经济特区会被资本主义蚕食而不安。选择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作为首批经济特区,实际上是个折中做法。拥有相同的地理优势的城市并不止这四个,但它们对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过于重要,试验中的任何闪失都有可能会对社会主义经济造成毁灭性的打击。经过30年的改革,中国的经济特区得到稳步成长,从中国经济的外围逐渐向核心渗透。

——摘编自【英】罗纳德·哈里·科斯、王宁著《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民重新获得“经济自由”的措施和“经济自由”的含义,并简析农业改革的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选择首批四个经济特区的原因,并说明经济特区设置的作用。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主要特点。
6 . 某城市既是古代中国的对外贸易港口,又是近代中国了解西方的窗口,还是现代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这座城市是
A.长沙
B.广州
C.南京
D.武汉
2018-05-18更新 | 283次组卷 | 19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金乡卫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依靠“临近香港、背靠国内”的区域优势,1979年7月,开山填海的炮声炸醒了沉睡的蛇口,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声“开山炮”。炮声中逐步崛起的是
A.深圳经济特区B.珠海经济特区
C.珠江三角洲沿海经济开发区D.上海浦东新区
8 . 陈秉安著《大逃港》:“1977年11月深圳逃港人数为194274人,1980年逃港现象不仅消失了,外逃人员又成批地回来了。”出现这一鲜明对比的主要原因是(        
A.内地政府的严管B.香港当局的严惩
C.农业政策的改革D.经济特区的设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