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上海浦东的开放和其他对外开放形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上海浦东正在进行“小政府、大社会”的改革尝试,这一改革改变以往以政府为主导的资源配置方式,政府要转移行政职能,把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情大胆地交给社会组织。这一改革(     
A.拉开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序幕B.有利于增强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
C.颠覆了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D.有利于促进浦东社会经济的发展
2021-03-07更新 | 404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得到长三角等周边省市的大力支持,客观上也为长三角等周边地区提供了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等新的平台,为整个长江流域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契机,体现了国家战略的价值所在。这一战略价值使我国
A.建立了对外开放的窗口B.初步形成了对外开放格局
C.进一步深化了对外开放D.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3 . 1990年邓小平视察上海时指出,如果像深圳经济特区那样,早几年开发就好了。上海过去是金融中心,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今后也要这样搞。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那要好多年以后,但现在就要做起。据此,中央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A.建立上海经济特区B.设立上海为沿海开放城市
C.在上海设立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D.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2018-02-06更新 | 594次组卷 | 29卷引用:安徽省合肥三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期中历史试卷
4 . 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得到了长三角周边省市的大力支持,客观上也为长三角等周边地区提供了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技术流等新的平台,长三角崛起了迅速发展的城市群,长江流域各省市都跨人了高速增长的行列。这说明浦东的开发开放
A.发挥了窗口的引领作用B.极大地增强了企业活力
C.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调整D.实现了重大的战略定位
2021-06-17更新 | 241次组卷 | 7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87年日本那霸开辟为自贸区,1989年泰国谢布省进行自由经济区建设。这些开放从时间、规模上都与我国层次相同,意味着我国在吸收外资、转移产业上面临激烈竞争。为应对这一情况,我国
A.设立大连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B.做出开放开发上海浦东地区的决定
C.开辟长江三角洲为经济开放区D.开放宁波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
6 . 邓小平曾如此解释中国对外开放格局:“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为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因为它对着澳门;开放厦门,因为它对着台湾;开放海南、汕头,因为它们对着东南亚。浦东就不一样了……”浦东开发的主要背景是
A.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环太平洋经济圈迅速崛起
B.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C.中共十四大召开,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
2019-06-03更新 | 295次组卷 | 25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8年夏秋之交,安徽遭遇了特大早灾,秋种难以进行。安徽省委将集体无法耕种的土地“借”给农民。有些地方在“借地”的基础上搞起了包产到组,其中凤阳县小岗生产队18户农民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搞起了包干到户。

——吴恩远《改革开放的中国与世界》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安徽“借地”的做法为何得到农民的支持。概括这做法对农村改革的意义。

材料二   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应该着手大力精简各级经济行政机构,把它们的大部分职权转交给企业性的专业公司或联合公司;注意把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手段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干部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应该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之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现象。

——《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据材料二,指出当时我国经济体制中存在的弊端。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80年代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如何解决这些弊端的?

材料三   到了20世纪90年代,由于新旧体制的摩擦,人们思维深处的深层次忧虑没有解决。从南方讲话到中共十四大的召开,明确指出了中国制度变迁的目标。与此同时,政府进一步开放,到90年代中期形成了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我国对外开放从沿海逐步向内地推进。到2001年12月,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摘编自萧国亮、隋福民《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对外开放的新举措。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呈现的特点。
8 . 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等20个部门《关于扩大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要通过建设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优化国际市场布局,引导企业充分利用自贸协定优惠安排扩大进口。”这体现了当前我国
A.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B.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C.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发展D.正在开辟新的经济特区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16世纪开始,跨国长途贸易成为欧洲资本积累的主要手段。有人把当时全球贸易格局概括为两个大三角,一个是东方或亚洲三角,另一个是大西洋三角。西方史学家布罗代尔说:“美洲白银1572年开始一次新的分流,马尼拉大帆船横跨太平洋,把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港同菲律宾首都马尼拉连接起来,运来的白银被用于收集中国的丝绸、瓷器和印度的高级棉布,以及宝石、珍珠等物品。”

——摘编自高德步主编《世界经济史》等

材料二   1871—1873年,中国丝茶两项出口占出口总值的87.2%,1891—1893年则下降到51.5%,其他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出口则由12.8%上升到48.5%,其中主要是豆类、草席、花生、皮毛等物品。甲午战争前,生产资料在中国进口总值中的比重不到10%,1903年达到15%,1920年达到28.5%。最后是棉织品在中国进口总值中居第一位。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三   世纪之交,中国实行“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发展战略。2002年至2012年,中国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达8805亿美元,2012年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占比48.2%,超过制造业4.5%。2012年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1166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9.4倍。

——摘编自郑有贵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16世纪东方三角贸易和大西洋三角贸易的主要不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初期,中国进出口贸易的主要变化以及变化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发展特点以及历史意义。
10 . 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是
A.深圳经济特区的创办
B.天津等14个沿海城市的开放
C.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D.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