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上海浦东的开放和其他对外开放形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199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新区的决策,允许浦东新区采取比经济特区更优惠的政策来发展经济。这一决策的作出
A.践行了“南方谈话”的精神B.受到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影响
C.标志着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D.使对外开放得到进一步深化
2 . 邓小平曾如此解释中国对外开放格局:“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为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因为它对着澳门;开放厦门,因为它对着台湾;开放海南、汕头,因为它们对着东南亚。浦东就不一样了……”浦东开发的主要背景是
A.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立,环太平洋经济圈迅速崛起
B.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C.中共十四大召开,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
2019-06-03更新 | 295次组卷 | 25卷引用:河南省镇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月考历史试题
3 . 被海内外人士誉为20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经济大门,打开中国市场的金钥匙,连接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桥梁”的是
A.深圳特区
B.海南特区
C.上海浦东
D.港澳特别行政区
4 . 到目前为止,我国形成了“弓箭型”的经济发展格局(如下图)。结合所学推断20世纪90年代与“箭头”相关的一个重要决策应该是

A.开辟沿海开放城市
B.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C.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D.开始推行经济体制改革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17-18高一下·江苏南通·期末
5 . 德国财经网称“雄安新区”是“中国新区3.0”,而对比雄安,深圳与浦东的崛起之路反复被说起。下列有关“深圳和浦东的崛起之路”说法正确的是
A.浦东新区迈出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一步
B.它们标志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确立
C.它们都是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关键步骤
D.深圳特区是90年代对外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2018-07-01更新 | 229次组卷 | 10卷引用:河南省林州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邓小平说:“上海人就很务实……上海人富于技巧和操作精神,只要让他们干,他们肯定会干出一片新天地来的。”下列选项可以佐证邓小平“让他们干”的是
A.上海成为通商口岸B.上海世博会的举行
C.上海合作组织成立D.上海浦东开发开放
7 . 1990年邓小平视察上海时指出,如果像深圳经济特区那样,早几年开发就好了。上海过去是金融中心,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今后也要这样搞。中国在金融方面取得国际地位,首先要靠上海,那要好多年以后,但现在就要做起。据此,中央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A.建立上海经济特区B.设立上海为沿海开放城市
C.在上海设立沿海经济技术开发区D.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2018-02-06更新 | 595次组卷 | 29卷引用:河南省中牟四高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1992年初,邓小平先后到深圳、珠海等地进行考察研究,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为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所以有学者说“中国人今天仍然生活在南方谈话的延长线上”。下列属于延长线上的是
A.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B.创办经济特区
C.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D.建立上海自贸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