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上海浦东的开放和其他对外开放形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浦东”之名载见于明朝嘉靖年间所编修的《上海县志》。浦东地区呈三角形,由长江带入东海的泥沙冲击成陆,约形成于初唐之际。成陆之初,浦东地区侧重制盐业的发展,煮盐要先垒灶,于是浦东出现了三灶、四灶、五灶、六灶等地名。浦东人民时常出海捕捞,并由滩地下海,便叫出了小油港、黄沙港、庙港、芦潮港。为抗倭防盗,浦东地区广筑烽火台,便出现了一墩、三墩、四墩。……1993年,浦东首次出现一个统一的行政建置,形成一个新的地名——浦东新区。

——摘编自吴才君《浦东地名文化》

材料二   1990年开发开放之初,浦东就制定了面向世界招商引资的战略。1992年前后还在小心翼翼投石问路的跨国企业,到1995年时已经全面地迈开大步,在加大生产性投资的同时,纷纷研发中心和技术中心迁到浦东。在各大跨国公司从生产本土化到技术本土化的战略转型中,浦东也走上了从制造名牌到研发名牌的新路。得益于浦东开放开发的磁场效应和辐射效应,长角地区迅速被推向对外开放的前沿。苏州、无锡、常州、嘉兴等一批对外开放的明星城市声名鹊起。

——摘编自卢照《以空间为媒介:从浦东的“空间记忆”到迪士尼乐园的“消费空间”》


(1)据材料一,简析浦东地区地名形成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90年代以后浦东发展的表现与意义。
2022-04-19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2届高三考前押题密卷(一)历史试题
2 . 20世纪80年代的上海浦东还是“阡陌纵横、鸡犬相闻”,民间戏言“到上海要摆渡,到农村跨一步”。199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的决策。随后,金融街、科技园区等相继在这片土地上出现。下列各项中,关于浦东开发开放的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A.标志着改革的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B.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C.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D.成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2022-01-12更新 | 4051次组卷 | 34卷引用:2022年江苏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3 . 前外交部长黄华回忆20世纪80年代同国际金融机构的合作时提到,我们对这些机构的经济统计刊物的计分类方法提出意见,要求他们把中国不是作为中央计划国家同苏联等国并列,而是按照人均GDP列于发展中国家栏内,使上述统计刊物具有实际参考价值。这一意见体现出当时中国
A.与苏联关系日趋紧张B.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
C.争取加入关贸总协定D.已经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2021-09-10更新 | 184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九七九年四月,广东省委领导同志向小平同志汇报时提出:希望中央下放若干权力,让广东对外经济活动中有较多的自主权……小平同志十分赞同这一设想,他向中央倡议批准广东的这一要求……“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在深圳蛇口矗立了三十年。过去,深圳人在它的激励下,创造了“深圳速度”,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现在,深圳人经过反思,开始了由“速度深圳”向“创意深圳”转型。未来,深圳人将赋予时间和效率全新的意义,让深圳再次先行。

——据谷牧《回忆邓小平》等整理

材料二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新起点上,中国再次发出扩大开放的时代声音。从“烂泥地”到“领头羊”,28年时间,浦东经济总量从60亿元增长到9651亿元;财政总收入从10亿元增长到3938亿元;更重要的,通过建设自贸试验区等,初步形成了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的发展软环境,触碰了改革开放40年来许多难啃的硬骨头。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看来,浦东的开发开放,是上海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奇迹,也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最成功的案例。

——摘编自《中国新闻周刊》(2018年4月23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深圳特区设立的过程,并分析深圳特区由“速度深圳”向“创意深圳”转型的国际、国内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浦东开发开放的重要意义及其反映的改革开放精神。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93年初,浦东新区管委会决定,对耕地被征用的劳动力,实行"经济补偿+社会保障+就业服务"的三合一办法。这种安置方式的突出特点是(     
A.政府部门主导B.根据市场决定C.农民自谋出路D.征地单位解决
6 . 邓小平说, 过去十年的改革开放,都是对的。要说不够,就是改革开放得还不够。重要的是,切不要把中国搞成一个关闭性的国家。为此,邓小平做出“重大决定”应该是
A.创办第一批经济特区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20-09-26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东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初学情检测历史试题
7 . 在党中央、国务院作出重大决定的情况下,江苏省委把“加快发展沿海、重点发展沿江”的战略列入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八五”计划,并着重制定了开发建设沿江经济带的总体规划。这里的“重大决定”应该是
A.创办第一批经济特区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地带D.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
2020-07-01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师大附中2020届高三6月押题历史试题
8 . “不仅是建设一个新城,更是在探索一条新路,这就是在借鉴南方经济特区.....成功经验基础.....努力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特大型城市发展振兴之路。”这一开放战略指的是
A.开放沿海港口城市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开放内地省会城市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8年夏秋之交,安徽遭遇了特大早灾,秋种难以进行。安徽省委将集体无法耕种的土地“借”给农民。有些地方在“借地”的基础上搞起了包产到组,其中凤阳县小岗生产队18户农民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搞起了包干到户。

——吴恩远《改革开放的中国与世界》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安徽“借地”的做法为何得到农民的支持。概括这做法对农村改革的意义。

材料二   现在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严重缺点是权力过于集中,应该有领导地大胆下放;应该着手大力精简各级经济行政机构,把它们的大部分职权转交给企业性的专业公司或联合公司;注意把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手段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干部和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应该在党的一元化领导之下,认真解决党政企不分,以党代政,以政代企的现象。

——《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据材料二,指出当时我国经济体制中存在的弊端。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80年代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如何解决这些弊端的?

材料三   到了20世纪90年代,由于新旧体制的摩擦,人们思维深处的深层次忧虑没有解决。从南方讲话到中共十四大的召开,明确指出了中国制度变迁的目标。与此同时,政府进一步开放,到90年代中期形成了对外开放的新格局,我国对外开放从沿海逐步向内地推进。到2001年12月,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摘编自萧国亮、隋福民《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对外开放的新举措。综合上述材料,归纳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呈现的特点。
10 . 《中国对外开放的伟大实践》一文中提到:“十年实践,在我国沿海建立了从南到北的包括2个直辖市、25个省辖市、67个县、约1.5亿人口的对外开放前沿地带。”此后,我国政府
A.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B.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
C.决定开发和开放浦东
D.开辟长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
2017-05-09更新 | 200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苏省南通、扬州、泰州2017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