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上海浦东的开放和其他对外开放形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1 . 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摘自赵世瑜等译《剑桥插图中国史》

材料二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开辟“五口通商”算起,世界资本主义利用战争侵略和迫签不平等条约等手段,相继在中国开辟了80多个通商口岸,作为它们扩大侵略和掠夺中国的基地和跳板。它们为了掠夺廉价的原料和劳力,为了就近倾销工业产品和输出资本,宣扬资本主义文明,把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制度、科技文化和生活方式为核心的近代文明,源源不断地移植到这些通商口岸。

——摘自陈振江《通商口岸与近代文明的传播》

材料三   我们从来不排斥任何有利于中国发展进步的他国国家治理经验,而是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比如,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就借鉴吸收了苏联的许多有益经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极大解放和增强了社会活力。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写出唐朝陶瓷业的代表性成就,并结合所学,指出唐朝对外来文化采取的政策和方针,用一句话概述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通商口岸在近代中国历史中发挥的作用。结合所学,以中国传统服饰变迁为例说明外来文化具有的重要影响,并指出近代初期生活变迁的典型特征。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指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我国在“借鉴吸收了苏联的许多有益经验”基础上形成的经济体制,并从政治和经济的角度,简述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②列举1990年以来,“我们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史实,并阐述我国已经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由。
2021-04-22更新 | 178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十校2021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