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上海浦东的开放和其他对外开放形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1 . 据统计,1978—2017年,以美元计算,中国对外贸易额年均增长14.5%,高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9.5%的增速。这表明对外开放(       
A.加快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步伐B.推动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
C.促进了不结盟外交政策的形成D.开启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2022-07-04更新 | 137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TOP二十名校2023届新高三上学期6月调研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2 . 199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开发与开放上海浦东新区的决策,允许浦东新区采取比经济特区更优惠的政策来发展经济。这一决策的作出
A.践行了“南方谈话”的精神B.受到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影响
C.标志着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D.使对外开放得到进一步深化
3 . 面对东欧剧变带来的严重影响,中国要向何处去备受世人关注,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则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宣言书。当时的上海市副市长赵启正说:“要站在地球仪旁来思考浦东的开发。”这说明,浦东的开发开放
A.是为了扭转东欧剧变带来的不利局面B.能够有效地带动“长江经济带”飞速发展
C.肩负着重塑中国形象的伟大历史使命D.是应对当时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重大举措
4 . 在邓小平的倡议和直接推动下,上海完成了由我国改革开放“后卫”向“前锋”历史性转换的华丽转身。上海的这次“转身”
A.揭开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序幕B.成为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
C.开启了国有企业改革历史进程D.明确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目标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92年以来,国家建立了15个保税区,49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53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大增强了我国的经济活力。据此可知,我国
A.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开启B.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D.加大了对外开放的力度
6 . 1989年,邓小平指出:“不开放不行”,“要把进——步开放的旗帜打出去,要有点勇气。”为此,中国
A.开放沿海港口城市B.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C.设置海南经济特区D.开发和开放上海浦东
7 . 邓小平曾如此说明中国对外开放格局:“什么缘故我考虑深圳开放?因为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因为它对着澳门:浦东就不一样了…”浦东开发的要紧背景是(     
A.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进展
B.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进展,环太平洋经济圈崛起
C.中共十四大召开,确信成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踊跃融入经济全世界化潮流
2021-04-23更新 | 86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第四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在朱镕基主政上海期间(1987—1991年任中共上海市长、市委书记)提出“转变观念,上海就大有希望”,对浦东开发开放的战略布局、管理运行模式等一系列问题,都做了深入的思考后,向中央汇报了开发开放浦东的设想。1990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公布了开发和开放浦东的重大决策。这一举措
A.进一步深化了对外开放B.为沿海港口城市开放作了奠基
C.初步形成对外开放格局D.适应了经济体制改革目标要求
9 . 继1988年海南被设置为经济特区后2018年10月国务院批准同意设立海南自贸区,2020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海南成为我国第一个自贸港。这反映
A.经济体制改革获得成功B.改革开放不断得以深化
C.华侨优势促进经济发展D.“一国两制”解放了生产力
10 . 邓小平说:“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因为它对着澳门;开放厦门,因为它对着台湾;开放海南、汕头,因为它们对着东南亚;浦东就不一样了,浦东面对的是太平洋,是欧美,是全世界。”由此可知,浦东的开发与开放
A.是中国经济开放区发展的结果
B.是中国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标志
C.更有利于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
D.推动了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