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上海浦东的开放和其他对外开放形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邓小平说:“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是因为它对着澳门;开放厦门,因为它对着台湾;开放海南、汕头,因为它们对着东南亚;浦东就不一样了,浦东面对的是太平洋,是欧美,是全世界。”由此可知,1990年浦东的开发与开放
A.是中国经济特区发展的结果B.是中国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标志
C.更有利于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D.推动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 .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表现在
A.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B.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C.开发开放上海浦东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 . 1990年,邓小平说:“上海是我们的王牌,把上海搞起来是一条捷径”。当时“把上海搞起来”的具体措施是
A.推行土地改革B.实行“一国两制”
C.开发开放浦东D.设立自由贸易区
4 . 1987年日本那霸开辟为自贸区,1989年泰国谢布省进行自由经济区建设。这些开放从时间、规模上都与我国层次相同,意味着我国在吸收外资、转移产业上面临激烈竞争。为应对这一情况,我国
A.设立大连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B.做出开放开发上海浦东地区的决定
C.开辟长江三角洲为经济开放区D.开放宁波等14个沿海开放城市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90年邓小平视察上海时指出:如果像深圳经济特区那样,早几年开发就好了。上海过去是金融中心,是货币自由兑换的地方,今后也要这样搞。据此,中央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A.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B.开放上海为沿海开放城市
C.建立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D.在长江三角洲开辟经济开放区
18-19高一下·江苏南通·期末
6 . 邓小平晚年曾遗憾地说,“我的一个大失误就是搞四个经济特区时没有加上上海。”以下对20世纪90年代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表述正确的是
①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
②带动长江流域经济的新发展
③是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④标志着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7 . 以下为浦东新区1990年与2009年各项指标比较表,由此可见浦东新区
指标1990年2009年
第一产业2.12亿元30.61亿元
第二产业114.45亿元1706.29亿元
第三产业47.43亿元2264.49亿元
工业总产值604.40亿元7038.19亿元

A.优先发展高科技农业
B.优先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
C.成为中国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D.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8 . 20世纪9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是
A.开发开放上海的浦东
B.中国加入WTO
C.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D.开放大连等城市
2019-06-07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1992年“改革”层面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相对应的“开放”层面是
A.4个经济特区
B.形成三个沿海经济开放区
C.14个沿海开放城市
D.重点开发上海浦东新区
10 . 在当今上海,“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的状况已经一去不复返。这主要是由于
A.90年代以来浦东的开发
B.上海完成住房制度改革
C.上海城市交通的改善
D.长江三角洲的开放
2019-05-14更新 | 224次组卷 | 28卷引用:2011年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