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上海浦东的开放和其他对外开放形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关键时期急需在整体思路上寻找到新的突破口,在地域上需要一个带动力强腹地广阔、对国内外可产生巨大带动效应的城市或地区进行更大程度的先行开放试验,以此来促进中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为此,中央政府选定的地点位于图中的
A.①B.②C.③D.④
2 . 1990年中国政府做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决策。1993年,国务院决定对芜湖、九江、武汉、岳阳、重庆五市实行沿海开放城市政策。同年还决定开放西安等11个内陆省会城市,把沿边省份省会城市哈尔滨、长春、呼和浩特和石家庄作为开放城市。这表明中国
A.形成立体化开放格局B.全面融入世界经济
C.实施“走出去”战略D.坚持对外开放路线
2022-05-25更新 | 31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浦东”之名载见于明朝嘉靖年间所编修的《上海县志》。浦东地区呈三角形,由长江带入东海的泥沙冲击成陆,约形成于初唐之际。成陆之初,浦东地区侧重制盐业的发展,煮盐要先垒灶,于是浦东出现了三灶、四灶、五灶、六灶等地名。浦东人民时常出海捕捞,并由滩地下海,便叫出了小油港、黄沙港、庙港、芦潮港。为抗倭防盗,浦东地区广筑烽火台,便出现了一墩、三墩、四墩。……1993年,浦东首次出现一个统一的行政建置,形成一个新的地名——浦东新区。

——摘编自吴才君《浦东地名文化》

材料二   1990年开发开放之初,浦东就制定了面向世界招商引资的战略。1992年前后还在小心翼翼投石问路的跨国企业,到1995年时已经全面地迈开大步,在加大生产性投资的同时,纷纷研发中心和技术中心迁到浦东。在各大跨国公司从生产本土化到技术本土化的战略转型中,浦东也走上了从制造名牌到研发名牌的新路。得益于浦东开放开发的磁场效应和辐射效应,长角地区迅速被推向对外开放的前沿。苏州、无锡、常州、嘉兴等一批对外开放的明星城市声名鹊起。

——摘编自卢照《以空间为媒介:从浦东的“空间记忆”到迪士尼乐园的“消费空间”》


(1)据材料一,简析浦东地区地名形成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90年代以后浦东发展的表现与意义。
2022-04-19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2届高三考前押题密卷(一)历史试题
4 . 1990年7月15日,美国记者纪思在《组约时报》上发文写道,“中国正在建立亚洲的金融中心,同时向世界证明,它仍然未关闭对世界的大门,”该记者评述的历史事件中(       
A.设立深圳经济特区B.设立海南经济特区
C.开发开放上海浦东D.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2022-04-06更新 | 253次组卷 | 5卷引用:2022年江苏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世纪80年代的上海浦东还是“阡陌纵横、鸡犬相闻”,民间戏言“到上海要摆渡,到农村跨一步”。199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的决策。随后,金融街、科技园区等相继在这片土地上出现。下列各项中,关于浦东开发开放的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A.标志着改革的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B.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C.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D.成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2022-01-12更新 | 4054次组卷 | 34卷引用:2022年江苏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6 . 1986年,国务院批复:“当前,特别要注意有计划地建设和改造浦东地区,要尽快修建黄浦江大桥及隧道等工程,在浦东发展金融、贸易、科技、高教和商业服务设施,建设新居住区,使浦东新区成为现代化新区。”该批复
A.拉开了上海对外开放的序幕
B.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C.有利于中国对外开放的深入
D.使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2021-06-01更新 | 797次组卷 | 7卷引用:二轮拔高卷01-【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江苏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