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上海浦东的开放和其他对外开放形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20世纪80年代的上海浦东还是“阡陌纵横、鸡犬相闻”,民间戏言“到上海要摆渡,到农村跨一步”。1990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地区的决策。随后,金融街、科技园区等相继在这片土地上出现。下列各项中,关于浦东开发开放的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A.标志着改革的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
B.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C.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D.成为中国第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2022-01-12更新 | 4054次组卷 | 34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第一中学校云东校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港口的变迁

唐朝扬州位于长江和大运河交汇处,最为重要;唐末遭到严重破坏,盛况不复。
宋朝北宋设市舶司后,明州(今宁波)发展迅速,“凡中国之贾,高丽与日本诸蕃之至中国者,进出唯明州一港”。
清朝清初解除海禁后,江渐海船北上赴奉天贸易,上海港因此而兴。
近代开埠不久,原经由广州出口的生丝、茶叶,几乎全部改由上海输出。其他口岸将原料运往上海,上海则将工业制成品输往其他口岸。
现代“开发浦东振兴上海、服务全国、面向世界”。长三角港口群进一步加快联动发展,持续朝向超越国际代工者的角色、攀开产业链高端的目标发展。


唐朝至近代长江三角洲港口体系变迁轨迹图

——据吴松弟《唐朝至近代长江工三角洲港口体系的变迁轨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宋时期长江三角洲港口体系的变迁,并分析影响变迁的历史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长江三角洲港口体系的变迁,阐述其对当今的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