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1928年《申报》记载:“三十年前凡届新年,官场士绅商贾贺年之时,无不戴顶穿靴(民国)后,至新年熙来攘往大都便服,而穿大礼服、常礼服以贺阴历年节者,实十不得一也。”这表明,民国初年(     
A.封建陋习遭到荡涤B.民众生活条件改善
C.社会习俗发生变化D.生活方式明显西化
2024-05-13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安康市安康市高新中学,安中分校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晚清《赏奇画报》记录了男女着新式衣装上茶楼品茗,当众牵手遭非议的往事;《时事画报》绘制的“酸儒末路”,描绘了废除科举制时旧文人结伴专程前往官府查看张贴出的公告,“惊骇异常”甚至当街恸哭之状。这反映了当时
A.西方思想的深远影响B.陈规陋习受到舆论抨击
C.社会风尚的新旧杂陈D.报刊如实记载社会变迁
2022-05-19更新 | 291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2届高三总复习质量测试(二)历史试题
3 . 民国以来,家谱中出现“将族长制改为族会制,会中人员选举产生”的记载;《镇海大枫林徐氏宗谱》提到有族人弃读习商,去银行任职等;《上湘龚氏支谱》规定:"女子亦宜人学,开通智识,肄习手工"。这实质上反映了(     
A.传统四民观念受到冲击B.近代化历程的深入
C.家谱编撰内容的时代性D.基层民主政治发展
2023-05-07更新 | 278次组卷 | 4卷引用:海南省2023届高三高考全真模拟(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记载表明,19世纪60年代初,上海一块原来市值200两/亩的地皮很快就卖到了1200两/亩;而不到10两/担的花布很快涨到30两/担,1863年上海的原棉出口量较上一年提高了3倍。受此影响,上海
A.城市扩张速度加快B.棉纺织业对外竞争力提升
C.经济结构发生变动D.周边棉花种植业潜伏危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记载,阅报社兴起于20世纪初的南方诸省。1905年以后,京师、北方诸省出现兴办阅报社的高潮,推动白话报和白话文走向街头、茶馆和寺庙,进入底层民众的日常生活,有人甚至称阅报社“在纵向上一直触及文盲这一最低层次”。据此可知,阅报社在当时(  )
A.推动了维新思想的普及B.促进了民主科学的传播
C.消弭了社会阶层的隔阂D.提高了民众的认知水平
6 . 下表所示是晚清时期关于上海某一现象的记载。据此可知,此时上海
A.奢靡消费风气逐渐盛行B.近代化水平有显著提升
C.开始出现新式营销方式D.确立了全国经济中心地位
2021-09-29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7 . 据记载,民国初年的“北京指南”将“马车、自行车、汽车、电灯、电扇、叫人钟、洋式楼房、洋式火炉、洋式桌椅、洋眼镜、洋皮包”列为“文明器具”,将“赛车、赛马、踢球、运动会、秋千”列为“文明游戏”。据此可知,当时
A.社会生活呈现新气象B.倡导西式文明成为社会共识
C.交通工具革新步伐加快D.普通百姓娱乐活动丰富多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有史料记载:“海上女界喜效夷装,衣必袒胸露臂,裤必长不及膝,袜必长统,履必高底。其形式介于华夷之间。在染欧化之沪人视之固觉时髦,然使骤人守旧派目中,其不诧为妖孽也希。”这说明近代初期的上海
A.社会生活开始出现土洋并存的特征
B.新潮女性是时尚潮流的引领者
C.外来文化已经影响时尚女性的生活
D.守旧思想严重阻碍时尚的变迁
2021-05-17更新 | 180次组卷 | 5卷引用: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1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9 . 宋延斋在《蒲圻乡土志》里记载:“民国元年、二年来,茶价与麻价互涨,财力既裕,居民遂奢僭无等……农民亦争服洋布”,中产之家更是“出门则官纱仿绸不以为侈”,“一般青年均羔裘如膏矣”。与这一记载相关的主要因素是
A.民主共和观念的冲击B.崇洋媚外思潮的影响
C.商品经济的较快发展D.进口的商品价廉物美
2021-11-04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据《中国现代社会史》记载:“民国二三年间,警厅对于商店之旧历结账,曾加以取缔,试之劝告改用阳历,但各商店仍置之不问也。”这主要反映了
A.中央集权受到挑战B.风俗变迁的艰难性
C.民主共和观念淡薄D.商业不受政府监管
2021-09-03更新 | 213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