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上海计划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上海被设立为特别市。19297月,南京国民政府为建造新上海市,打破上海公共租界与上海法租界垄断城市中心的局面,制定了“大上海计划”。下图是拟定中的《上海市中心区域道路系统图》。


说明:拟定中的市中心区域道路系统计划以如同一个“中”字的行政区域为中心,其正西、正东、正北、正南四个方向开辟四条主干道,分别为三民路(今三门路)五权路(今民星路)世界路(与今同)和大同路(未建成),反映了当时国民政府“三民五权、世界大同”的政治主张。整个道路网东、南两块道路呈棋盘型,西、北面两块道路呈蜘蛛网型。同时规定路名以“中华民国上海市政府”九个字其中一字为首,第2字为象征国家和平兴盛的赞美字。例如现在还保留的:国定路、市光路、政立路等。


提取材料信息,对《上海市中心区域道路系统图》的设计理念加以阐释。
2022-02-04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图为20世纪初期法国服装设计师设计的三套女装。从左至右的风格或名称分别为:古典风,俄式芭蕾风,“孔子”大袍式。古典风大胆采用了希腊古典风格,服装线条下垂感明显;俄式芭蕾风则吸纳了源自西欧又被俄罗斯民族加以改造过的芭蕾舞特点;“孔子”大袍式则体现了东方服饰的宽袍阔领和温和内敛的风格。



图1

图2

图3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选择上述任意两张图,确定一个其所涉及的共同历史主题,并围绕该主题进行阐述说明。(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2-05-09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市(州)部分学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一起考”大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做影戏

1909年的《图画日报》将“做影戏”列为上海新兴营业之一,在营业写真中描绘了影戏场当时的内部状况。


图中所配的打油诗“借间房子做影戏,戏价便宜真无比。二十文钱便得观,越看越是称奇异。人物山川景致新,田庐城郭似身亲。一般更是夸奇妙,水火无情亦像真。”

材料二   1931年的《兴华》杂志上,一位署名陈美媛的女士的来信:“记者先生:我嫁人已经十年,生有子女五人,一切家务和料理小孩子等等工作皆是我自己去做。我惟一变换空气的方法就是每礼拜去看一次电影。可是我的丈夫却大不谓然。他的意思:妇人家应常常在家照顾儿女,即一个礼拜看一次影戏也不可以。请在贵报给我们下一个公允的判决,究竟是他对还是我对?”

——赵莹莹《上海电影院的兴起(18971934)》


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反映的社会现象加以评述。(要求:信息提取恰当,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逻辑清晰)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古今杜甫像对比图

图片说明:左图出自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历代古人像赞》。右图为1959年近代著名画家蒋兆和所绘。

圆腰大腹为传统国人眼中的男性之美,近代对男性形体的审美不断“瘦化”。西方打开中国大门之后,崇尚运动的西人身形矫健开始给国人带来警醒,国人逐渐认识到“身体强,则思想强;二者强,则国家强”。在近代的革命报刊中,资本家和地主在漫画中变成了肥腰大腹的形象,农民则都是瘦腰体弱的形象。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近代男性形体审美的变化,自拟论题,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达清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世纪50年代,上海出现了最早的照相馆。从70年代起,越来越多的华人照相师在上海新设照相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捕风捉影”

之一苏三兴的广告

三兴(苏三兴)照相馆1860年前后设立于香港,十年后迁至上海。

187252日(同治十一年三月二十五日)《申报》刊有它的广告

照相启者。本号照相,比众不同。格外清丽。倘贵客光顾者,请至三马路口,认明本招牌,庶不有误。其价格格外公道,特此布告。三兴主人启。三月二十五日。

这是《申报》的首则照相馆广告,连续刊登九天。凭借精湛的摄影技术,三兴照相馆很快便成为上海第一流的照相馆,出现了顾客盈门的盛况。

之二小说《婚姻鉴》

19158月,《礼拜六》杂志第六十三期刊登了“小草”的小说《婚姻鉴》,内容描述了两对上海年轻人婚后在不同家庭环境中的日常生活。主人公之一徐稚平的妻子杨氏,为人正统、老派,平素对子女呵护有加。某日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一日,稚平谓其妻日:“此间昨来一摄影者,艺甚精明,日当邀之至家,摄一合家欢聚之图。若须为我子易一最新之衣,以与斯盛。”杨氏怫然曰:“妖镜摄影,必损我子之目光,余誓死不愿。”稚平闻言,笑允之曰:“诺。”

——以上材料均据葛涛石冬旭《具像的历史照相与清末明初上海社会生活》

提取材料信息,评述材料所反映的社会现象。(要求:信息提取恰当: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逻辑清晰。)
2022-03-05更新 | 429次组卷 | 8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