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有一位新国民,戴一顶自由帽,穿一套文明装,着一双进步靴,走过了交通路,来到了模范街,踏进了公益会,说几句义务话。这一新国民形象的描述反映了
A.社会生活的近代化
B.礼仪风俗的简洁化
C.民间服饰的西洋化
D.民族经济的工业化
2 . 在事死如生的唐代中上层人士的墓葬中,陪葬的骆驼俑蔚成风尚。许多陶骆驼背上驮着丝绸,驭手几乎都是表情各异的胡人,做工精美异常。由此可见,唐代
A.海上丝绸之路畅通B.民间制造瓷器技术高超
C.汉藏文化交流频繁D.经济交流影响社会习俗
2020-01-17更新 | 602次组卷 | 40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某历史文献有如下记载:“失去辫子,人们一时难以适应这种变化,于是时兴起戴帽子。……据说,当时名扬四海的盛锡福帽店日夜赶制帽子,仍然供不应求。”这种情形最早应该出现在
A.戊戌变法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五四运动时期
D.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2019-06-15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必修二高一下册预习卷第14课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4 . 章太炎在报刊上登载征婚广告,条件包括:文理通顺可以写短文章;大家闺秀,不染自有之气;有服从性质。这可以看出
A.民国时期婚姻更加自由
B.旧有的婚姻观念已经完全改变
C.章太炎已无大男子主义思想
D.完全摒弃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沈从文说:“服饰是一定时期的社会政治符号。”鸦片战争后在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交融碰撞中产生了中山装和改良旗袍。
6 . 20世纪初,《复报》登载了学生编的新歌:“世界新,男女重平等,文明国,自由结婚乐。我中华,旧俗直堪递,抑女权,九州铸铁错。”后《大公报》申报》等相继刊载。这一现象反映了
A.婚姻自由成为普遍时尚
B.民生主义影响巨大
C.婚俗中西合壁土洋结合
D.婚嫁旧俗受到冲击
2017-04-17更新 | 1697次组卷 | 33卷引用:2017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