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中国古代,各地方言与“官话”并行并不断演变,折射着社会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据《中国历史地理概述》等整理


(1)谈谈你对古代官话发展演变的认识。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推断清代中后期“北京官话”的构成因素。
2 . 家庭生活的变迁是历史发展的一面镜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甲申年(1644年)615日福临(清顺治帝)颁布了“剃发令”:京城内外,限10日;各省自诏令到达之日算起,亦限10日,官军民一律剃发,迟疑者按逆贼论,斩!……太平军每攻占一地,发布的第一道公告往往就是“蓄发令”。于是,太平军又被清廷骂作“长毛”、“发贼”。……戊戌维新期间,康有为进呈《请断发易服改元折》以“辫发长重,行动则摇,误缠机器,可以立死。……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且垂辫既污衣,而篱发增多垢,衣污则观瞻不美。若在外国,为外人指笑,儿童牵弄,既缘国弱,尤遭戏侮,斥为豚尾,去之无损”为言,力主“断发”。……辛亥革命前后,孙中山割辫子于广州起义失败之后,黎元洪割辫于武昌起义的枪口逼迫之下,袁世凯割辫于就任民国大总统前夕。

——摘自傅国涌《大变局中的小辫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各种势力对于断发的政治意图,并谈谈你对断发问题的认识。
2020-12-07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