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深衣属于汉服,因上衣、下裳相连,“被体深邃,故谓之深衣”,后成为儒生的专有服饰。南宋理学家朱熹曾设计一种礼服,称为“朱子深衣”。朱子深衣的每个细节都融入了儒家礼仪教化的理念。该礼服的上衣为四幅(布),代表一年有四季,下裳为六幅,破为十二,即由十二片布组成,代表一年有十二个月,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衣袖呈圆弧状以应规,交领处成矩状以应方,代表做人要规矩;后背处一条中缝从颈根到脚踝垂直而下,代表做人要正直。

——据《朱子家礼》等

材料二1912年孙中山提出要设计既体现革命精神又符合审美需求的新式服装,这就是后来的中山装。中山装是既区别于中国传统服装又区别于西服的新式服装。中山装体现出平民的实用风格,在继承传统理念的基础上也寓意三民主义等新观念:前衣襟有五粒纽扣,代表“五权(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考试权、监察权)分立”;四个口袋,象征“国之四维(礼义廉耻)”;三粒袖扣,表示“三民主义”。孙中山创立的五权宪法体制和三民主义在服装上得到了体现,中山装成为革命的象征符号。孙中山带头穿中山装,国人竞相效法。中山装成为革命与时尚的象征,风靡一时。

——摘编自陈蕴茜《崇拜与记忆:孙中山符号的建构与传播》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朱子深衣与中山装在服装设计上的异同。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山装流行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021-04-15更新 | 256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2021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小车票,大变迁”。小小的车票,不仅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同时也反映出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新中国火车票变化的主要历程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铁路的第一代火车票是事先印制好的硬板式火车票。
1997年铁道部确定了计算机车票的统一式样,在售票时采用非击打式打印技术的热转出票机现场打印
2007年硬板式火车票完全被全国联网的电子车票取代,车票下方的一维码防伪标记变成了二维码防伪标记
2011年火车票实行实名制,票面上加了二维码、购票人姓名、身份证号码等信息
2013年12306手机客户端正式开放下载,购买火车票至此进入“拇指时代”
2015年网上购票预售期由20天延长至60天;新的购票、改签、退票政策出台,在列车开车前半小时内,旅客可以通过网络操作办理业务


请提取两项有关新中国火车票变迁趋势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提取信息充分、说明逻辑严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