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邮政和通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殷商时期的邮驿是我国最早有明确文字记载的有组织的邮驿制度,周朝时期邮驿制度开始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基本建成邮驿网络设施,秦朝时诞生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邮驿法——《秦邮律》,汉代时邮驿制度明确统一称“驿”,魏晋南北朝时期《邮驿令》颁行,邮、驿二字并用。隋唐时期邮驿规模空前,管理严格有序,宋朝创设了昼夜兼程的急递铺,元朝时期急递铺变为办理中央官衙文书传递的常设机构,明朝出现了商办民用的民信局,清代集历代邮驿之大成,融交通与通信为一体,克服了前代邮驿制的种种弊端。

——摘编自苏全有、陈自豪《中国邮驿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材料二   1840年以后,随着开放口岸渐趋增加……列强开始私设“客邮”。为挽回“面子”和避免列强所交信件丢失,清政府决定创办近代邮政。1866年,总理衙门决定将此项任务交付海关办理。到1896年,全国24处设有海关的口岸基本上都开办了海关邮局。大清邮政建立之初,在体例上归海关税务司管理,以海关区域为邮政服务区域,称为“邮界”。随后,大清邮政相继开办了信函、明信片、贸易契、印刷物、包裹、货样、汇兑、国际包裹等业务。截止1906年,大清邮政已具备近代邮政的基本功能。同年,清政府成立邮传司,隶属邮传部,并于1911年正式从海关手中接管邮政总局。

——摘编自岳谦厚、田明《近代邮政与中国社会之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邮驿制度发展的特点和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时期中国邮政的发展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晚清时期,多种邮递方式并存,出现了官办罪站既贪污腐败,又不传递商民邮件:民信局虽然活跃,但又各自为政,过于分散:各国在华“客邮”,既既侵犯中国主权,又任意走私”的局面。这段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A.建立近代邮政制度的必要性B.清政府成为列强的工具
C.列强“客邮"居于优势地位D.晚清时期长途贩运发展
3 . 下表为天津城市建设大事记,这体现了当时天津
时间大事
1892年自来水公司建成
1896年大清邮政设立办公楼
1900年平安公园完工,以绿为主,园内设景物
1906年外商在天津开办电车电灯公司

A.城市建设规模宏大B.城市基础设施完备
C.殖民地化程度加深D.社会生活的近代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33年至1936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火政处共接到火警警报3389次,其中由电话接到警报1962次。这反映了
A.火警报警基本依赖公用电话B.国民政府大力普及电话事业
C.电话通讯利于城市消防发展D.近代中国电话通讯发展迅速
2020-09-25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B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如表为近代中国电报业发展重大事件表。这表明
时间重大事件
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40余公里长的电线
1880年李鸿章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
1881年清政府主持的津沪电报线架设成功
1884年清政府铺设自上海至广州沿海各口电线

A.实业救国思潮走向了高涨
B.民族危亡刺激了军事工业的发展
C.政府放宽了对经济的管控
D.电报通讯的区域布局得到了扩大
2019-10-04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大名一中2019-2020学年高二7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下列有关近代电讯和邮政事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1877年,福建巡抚刘铭传在台湾架设第一条电报线
B.1896年,“中华邮政局”宣告成立
C.民国成立后,电话线路及营业局增加
D.1932年底,我国开设了国内无线电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31年,上海市区仅有共用电话6处,在市公用局的推广下,到1936年,上海华侨界地区公用电话有124部、租界213部。1933年至1936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火政处共接到火警警报3389次,其中由电话接到警报1962次。这反映出
A.电话通讯利于城市消防发展B.国民政府大力普及电话事业
C.火警报警基本使用公用电话D.电话通讯在近代中国发展迅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