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邮政和通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邮驿兴起和发展的历史悠久。我国邮驿制度经历了商周、春秋、汉、唐、宋、元的各个朝代,一直到清朝中叶才逐渐衰落,被现代邮政取代。在古代其它国家也存在过这种骑马送信的邮驿制度。公元前10世纪,亚述帝国以本部为中心建筑石砌驿道。波斯帝国在大流士(公元前558—前486年)统治时期,驿道四通八达,沿途设有驿馆,以便调遣军队和传达政令。公元前1世纪后期开始的罗马帝国,疆域广大,经济繁荣,交通发达,邮驿已成为军事和行政机构的一部分。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7501258年)在中央设有管理驿递的部门,在各省设置驿馆900多处,并广开驿道。

——摘编自《古代邮驿》

材料二   1866年到1878年这段时期,海关兼办邮递时期,在北京、上海、镇江、天津海关先后设立邮务办事处,开始只收寄各国驻华使馆文件和海关本身公私信件。1878年至1896年,依据李鸿章向总理衙门的建议,由赫德(英国人)主持,指派德璀琳以天津为中心,在北京、天津、烟台、牛庄、上海设五处海关,仿照欧洲办法试办邮政,陆续开始收寄华洋公众邮件。1896年,具有现代意义的邮政局——大清邮政正式成立。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大清邮政更名为中华民国邮政,民国政府颁布了邮政法,提出了“以法治邮”的思想,法制化管理下的中华邮政成绩显著。新中国建立后,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我国邮政业务的覆盖面得到了迅速扩大。50年代初期的邮政主要形成了四项基本业务——函件、包裹、汇款和报刊发行,并在1952年提出了“迅速、准确、安全、方便”的八字服务方针,并一直延用至今。1972年,万国邮政联盟恢复了中国的合法席位,新中国邮政重新回到了世界邮政的大家庭。

——据《邮政的历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邮驿制度兴起和发展的共同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近现代邮政业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2022-04-08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白河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意大利人马可尼,16岁时受介绍物理学家赫兹电磁震荡实验文章的启发,开始进行电磁实验。1895年成功实现电磁波信号传递,并把传送距离扩大到2.7公里。

1896年,马可尼到英国并取得英国专利,1897年,在英国成立了无线电报通信公司。短短3年,马可尼第一个使无线电投入商业实用,并使无线电信号越过英法海峡。马可尼没有满足,他把目光投向辽阔的大西洋。1902年,试验成功,加拿大政府特地拨出1.6万英镑,让马可尼建立大功率发射台。英国和加拿大洲际无线

电通信成功后,美国也请马可尼主持建造无线电发射台。1903年春天,从美国向英国《泰晤士报》用无线电传递的最新讯息当天就可以见报。随后德国、比利时和刚果等很多国家也都建造了马可尼式无线电台,成百艘邮船纷纷采用马可尼装置,无线电开始成了全球性事业。

——摘编自《波波夫与马可尼》

材料二   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改革交通和通信的呼声日益高涨。民族危机的加深,使得清政府迫切需要创办电报沟通军事和外交信息。在朝廷的支持下,直隶总督李鸿章在18

77年主持铺设了从天津机器局至直隶总督衙署的电线,1880年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之后还开设了电报学堂,中国近代电讯事业也由此开始。1881年11月,随着津沪电报线开通,中国第一条电报干线形成。此后,历经近十年建设,形成了连通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四省的沪粤线,上海至汉口的“长江电线”,汉口经四川到云南蒙自的第四条干线和保定经太原、西安,兰州到嘉峪关的陕甘电报线等五大通信干线。至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前,除西藏等少数边陲地区外,大部分省和重要商业城市都已通电报,初步形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电讯网。

——摘编自邓绍根《论晚清电报兴起与近代中国新闻业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可尼式无线电台产生的原因并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我国电讯事业兴起和发展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