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邮政和通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邮驿兴起和发展的历史悠久。我国邮驿制度经历了商周、春秋、汉、唐、宋、元的各个朝代,一直到清朝中叶才逐渐衰落,被现代邮政取代。在古代其它国家也存在过这种骑马送信的邮驿制度。公元前10世纪,亚述帝国以本部为中心建筑石砌驿道。波斯帝国在大流士(公元前558—前486年)统治时期,驿道四通八达,沿途设有驿馆,以便调遣军队和传达政令。公元前1世纪后期开始的罗马帝国,疆域广大,经济繁荣,交通发达,邮驿已成为军事和行政机构的一部分。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7501258年)在中央设有管理驿递的部门,在各省设置驿馆900多处,并广开驿道。

——摘编自《古代邮驿》

材料二   1866年到1878年这段时期,海关兼办邮递时期,在北京、上海、镇江、天津海关先后设立邮务办事处,开始只收寄各国驻华使馆文件和海关本身公私信件。1878年至1896年,依据李鸿章向总理衙门的建议,由赫德(英国人)主持,指派德璀琳以天津为中心,在北京、天津、烟台、牛庄、上海设五处海关,仿照欧洲办法试办邮政,陆续开始收寄华洋公众邮件。1896年,具有现代意义的邮政局——大清邮政正式成立。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大清邮政更名为中华民国邮政,民国政府颁布了邮政法,提出了“以法治邮”的思想,法制化管理下的中华邮政成绩显著。新中国建立后,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我国邮政业务的覆盖面得到了迅速扩大。50年代初期的邮政主要形成了四项基本业务——函件、包裹、汇款和报刊发行,并在1952年提出了“迅速、准确、安全、方便”的八字服务方针,并一直延用至今。1972年,万国邮政联盟恢复了中国的合法席位,新中国邮政重新回到了世界邮政的大家庭。

——据《邮政的历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邮驿制度兴起和发展的共同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近现代邮政业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2022-04-08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白河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光绪二十ー年十ー月,总理衙门建议开办国家邮政一一大清邮政,同时令赫德草拟邮政章程、光绪二十二年二月初七日,清政府正式批准开办邮政,赫德为总邮政,下图为总理衙门开办大清邮政的录副姿折以及赫德拟定的《开办邮政章程》。由此可见,清朝邮政
A.基本实现了邮政现代化B.在西方邮政诱导下产生
C.带有明显的半殖民色彩D.标志中国邮政走向世界
2021-12-27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临川第一中学2021-2022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19世纪70年代《申报》有载:“有洋商连那士,于上海浦江之东,排列木椿,相去各三丈余,入土深四五尺,上用铁链牵连,直至吴淞江而止,名曰通标,…不及百里而需资已经累万,然则欲成大功者,固不可以惜小费也。”文中所提“通标”指的是
A.公共汽车B.有轨电车C.有线电报D.铁路
4 . 下表为天津城市建设大事记,这体现了当时天津
A.城市建设规模宏大B.城市基础设施完备
C.殖民地化程度加深D.社会生活的近代化
2021-11-05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小楚同学在校园文化节中承担“电报与近代中国”展板的设计任务,通过搜集整理。摘抄出如下资料:



请为小楚同学提供设计展板的建议,需提炼主题,选取材料,并论证所选材料与主题之间的联系。(可从电报与近代中国内政外交、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关系任选角度展开论述。)
2021-08-28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863年英国公使照会清政府,提出“安置飞线直达海边以及东南各口”的要求,当时总理衙门密函沿江沿海将军、督抚,“力为设法阻止”,但是有些地方大员则提出“有所欲言,则电气运线如雷电之讯,顷刻千里”。这体现出
A.英国政府开始破坏中国主权B.地方势力对外来文明的盲目崇拜
C.清政府失去对地方管理能力D.政府内部对待西方文明出现分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们最初传送消息靠人工带信;后由邮政送信,一封信可能半个月收到;20世纪90年代BP传呼机曾成为有钱人的标志;进入21世纪,手机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这表明
A.新中国通讯事业发展十分迅速B.通讯手段影响社会经济发展
C.通讯工具变迁影响了人们生活D.科技进步使人们生活多样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西方列强咄咄逼人地要求在中国建电报线路。迫于压力,清政府表示“中国沿海内洋.可听其在水底安放,惟线端仍不得上岸”。中国虽然被纳入世界电报通信网络之中,但并没有开通内部线路.最终形成了“内外有别”的特殊通信状况。这反映了
A.清政府对国家信息安全的维护B.列强的经济侵略呈现出多样性
C.“闭关锁国”体制仍有较大影响D.中国近代通信业带有殖民色彩
9 . 光绪三年(1877年),李鸿章主持在天津架设电报线,效果良好,十分得意地表示,“数十百年后,必又奉为开山之祖矣”。据此可知
A.通讯事业诞生于天津B.天津居民使用了电灯
C.李鸿章出卖国家主权D.电讯产业已有所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859年,法国寄送给清廷一部电报机作为礼品,恭亲王变诉“以为无用相却”;1865年,李鸿章提出架设电报线,未得到总理衙门支持;1875年9月,有官员上奏称电线可以“用于外洋,不可用于中国”:1880年,中俄伊交涉失败,交涉过程中,因为消息传递不灵,中国损失修重。同年,清廷允准李鸿章着手办理电报局。上述材料说明当时
A.“中体西用”思想萌发B.“天朝上国”的观念仍是主导
C.开创电报事业的艰难D.列强侵略有利于电报事业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