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邮政和通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邮政源于人们通信的需要,是历史上起源最早、使用最广泛的一种通信方式。

材料一   鸦片战争以后,列强纷纷在中国领土上任意开办自己的邮局,即所谓的“客邮”,不受中国政府的管辖,各自执行本国邮章,使用本国邮票,却加盖中国地名的邮戳。有些国家还利用“客邮”大量贩运鸦片、吗啡等毒品,走私漏税。因清政府无力承担各驻华使馆往来文件的传递事宜,遂于1866年由英国人赫德担任总督的中国海关总税务司兼办此事,这就是“海关兼办邮政”。18783月经李鸿章同意,赫德委派德璀琳在天津等五处仿照西欧方式,开始收寄中、外公众邮件,这就是“海关试办邮政”。这一时期中国官方公文、报纸仍由驿站传递,而中国商人和民众不信任海关,仍向民信局交寄邮件,所以形成了邮驿、海关邮政、民信局和客邮并存的局面。1896年总理衙门根据张之洞建议与赫德所提出的邮章,奏请光绪皇帝批准,于当年320日开办“大清邮政”,这标志着中国邮政诞生。但是几经周折,中国邮政大权仍在外国人手中。

——摘编自金燕、叶美兰《英国与晚清中国邮政发展研究》

材料二   19491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成立,主管全国邮政和电信工作。195011日邮电部邮政总局成立。除台湾省外全国建立了各级邮政机构。1953年以后,邮电部加强了邮电事业的建设,提高了业务和技术水平,如加强了以北京为中心的全国邮政网的建设,建立邮电科研、教育和工业基地;建立新的企业管理制度。1998年邮电体制进行了改革,实现了邮电分营。分营之后,邮政成为国民经济体系的一个部分开始独立运营。邮电分营使邮政职工有了自我经营发展的意识,调动了积极性,有利于邮政职工整体素质的提高,为邮政网现代化创造了条件。

——摘编自张毓书《中国邮政:一抹青绿牵万家通天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邮政诞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邮政事业发展的特征。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中国邮政事业的主要因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931年,中国共产党开始成规模、有体系的应用无线电通讯技术;抗日战争时期,围绕安全和效率问题,中国共产党制定关于使用无线电通讯的一整套制度。中共重视无线电通讯的运用(     
A.意在掌握国民党军队的军事动向B.为了组织和保护国民革命进行
C.旨在普及抗日军民安全保密意识D.反映科技助力中国革命的发展
2023-02-19更新 | 18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881年底,中国第一条长途电报线路——津沪电报线全线建成,发报费以7个字起算,“路有远近,费有等差”。比如,天津至通州,每字一角;天津至上海,一角五分;加急电报,收费加三倍。而在当时,银元一角可购买16斤大米。尽管如此,拍发电报者仍大量增长。这表明(     
A.通讯变革适应了社会发展需求B.洋务派忽视普通民众利益
C.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较快发展D.帝国主义列强扩大资本输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鸦片战争后,英国以外交文书可由专差递送的国际惯例,在通商口岸设立“邮政代办所”开展邮政服务。清政府对此不仅不加干预,后来还允许各国外交文书“由沿海无论何处皆可送交”。由此,各国在中国境内开办的“客邮”日益泛滥开来。上述史事说明晚清政府(     
A.顺应国际外交规则B.施行以夷制夷策略
C.被动推行近代邮政D.国家主权意识淡薄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的通信历史,源远流长。有文字记载的通信活动,可追溯至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时期。为了传递比较复杂的信息和进行远距离通信,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在主要道路上设立了驿马和邮车,传送政府文书。这种邮驿在唐朝曾经盛极一时。邮驿传送公文,有一套比较严密的管理制度。几千年来邮驿虽然日趋严密发达,但却只负责官府文书的上呈下达。古代的民间通信十分困难,而一般的老百姓只能委托商旅或者其他顺道的人代传。“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就是当时民间通信艰难的真实写照。

到了十九世纪下半叶,采用西方现代通信方式,逐步取代古老的邮驿制度。一八七八年(光绪四年)春,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奉清政府之命……他于三月九日授权天津海关税务司德璀琳,以天津为中心,在北京、天津、芝罘(烟台)、牛庄(营口)、上海等五处海关试办邮政。从三月二十三日开始,天津、北京等地陆续开始收寄公众信件。五月一日天津海关发布邮政公告公布了寄递邮资。

---摘编自刘建辉《从古代邮驿到现代邮政》

材料二   美国邮政管理局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的第一届邮政局局长任命于1775年。自建立以来,美国邮政局对其邮递方式进行了无数次的改进尝试。

骡班邮递(19世纪起)气动邮件管(1893-1953年)胜利信函(1942-1945年)氢燃料电池车(现在)
动物发挥着主要作用。20世纪初,纽约、波士顿、圣路易斯、芝加哥和费城都采用地下气力输送管系统来输运邮件。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为了既保证士兵与亲人的通信,又省下货舱空间运送其他军用物资,邮政当局引入了一种新的邮件方式。他们采用了新的信筏,这种信筏能缩小到微型胶卷大小进行运送。美国邮政局目前正在测试第三代通用氢燃料电池汽车。

---摘编自婷婷《美国邮政史上的邮递方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从古代到近代我国邮政通讯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美国邮递方式变迁的因素并谈谈带给你的启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1865年,利富洋行英商雷诺擅自架设了上海浦东小到黄浦江金塘灯塔的电报线路。地方县令遵照丁日昌指授,密令差保协同乡民夜间“悉数拔毁”,共拔毁利富洋行电线杆柱227根,计程42里。利富洋行电报线的遭遇表明(     
A.民众的国家主权意识增强B.中西思想文化存在隔膜
C.洋务企业科技受制于西方D.传统邮驿制度逐渐瓦解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晚清“邮政”一方面依赖于全国各地驿站而存在,另一方面,具有“舶来品”的基本属性。图1、图2、图3为晚清山东邮政时空格局演变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备注:

1.三图中的鲁西(平原区)、鲁中(山地丘陵区)、鲁东(沿海丘陵区)为驿路格局。

2.图11860年山东驿站与驿路格局;其中的黑点为驿站,连黑点成线为驿路。

3.图21896年山东邮界邮政路网(1878年烟台试办邮政并建立邮界)。

4.图31907年山东邮政路网(1903年建成济南、胶州、烟台邮界邮政路网)。

——摘编自王含梅《晚清山东邮政路网的时空演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晚清山东邮政路网的演变特点进行说明。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7世纪,华商加强在东南亚的贸易后,每年数次雇用信使将资金运送到中国。在移民的早期阶段,这种汇款方式或多或少是随着机会的出现而发展的。这些信使大都是第一代移民,与汇款人有亲属或地缘关系。明清时期的“禁海令”意味着充当移民都是死罪,航行途中也会遇到许多危险,从汇款到收到回执往往需要几个月甚至两三年的时间。这些汇款及附带的书信是海外华人连接家庭与侨乡的重要纽带。这种联系既体现在人员、商品的跨境流动,也体现在对“华人身份认同”的保持上。

材料二   1860年《北京条约》使华工出国合法化,加剧了中国移民的增长速度,经营侨汇的批局业务得到了发展。批局利用邮船或内河轮船上的网络,几乎可以到达中国所有的城市和县城,还以多种方式从他们与银行的关系中获益,从而确保汇款的安全。19世纪,大量的侨汇被用于重建厦门、汕头等东南侨乡城市,促成了东南部资本主义的诞生。到了20世纪,特别在电信开始后,侨汇时间缩短至一周到十天。日本全面侵华初期,华侨通过侨汇渠道把来自海外的大量捐款和各类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到中国国内,在他们的信封上印上了呼吁联合抵制日本的口号。1949年后,汇款继续在中国经济和社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摘编自班国瑞、刘宏《亲爱的中国——移民书信与侨汇(1820-1980)》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早期华侨汇款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侨汇业务发展的原因。
(3)根据材料,简述侨汇在推动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民信局是近代兴起的一种民营通信机构,大多创办于晚清时期,尤以同治、光绪年间为盛(见下图)。结合所学推断,同光年间民信局采用的邮递工具主要是借助于
A.信鸽B.马车C.轮船D.火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