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铁路和公路事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甲午战后,中国铁路事业的格局为之一变……至1911年,中国共建铁路8200公里,其中帝国主义直接投资修建的铁路占46%,贷款建筑的铁路占40%,中国人自建的铁路仅1200公里,只占14%……一些闭塞地区的经济因铁路而活跃,一些古老的城镇因铁路而面目一新……铁路在畅通经济、带动繁荣的同时还意味着信息的流通、知识的传播,意味着建立“铁路交通日常急需的各种生产过程”,所有这一切,无疑都有助于打破中国传统社会“自给自足的惰性”,推动现代化进程。

——摘编自周积明《最初的纪元——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

材料二:“十一五”期间,我国铁路全面加快实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铁路营业里程跃居世界第二,并昂首跨入高速时代,高速铁路里程世界第一,为发展国民经济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供了重要保障。2003年以来,铁路建设项目批复投资总规模超过4万亿元,已完成投资1.5万亿元。到2012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1万公里以上。

——摘编自《我国高速铁路里程居世界第一,将覆盖超90%人口》(《人民日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甲午战后中国铁路发展的特点及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一五”期间我国铁路建设迅速发展的原因。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从1840年至1919年,我国铁路总长达10926千米。1876年英国怡和洋行在上海和吴松间修筑了一条14.5千米的窄轨铁路,被清廷看作奇技淫巧,花费巨款赎回拆毁。清末30年中,建成京奉、京汉、京张、津浦四条官办铁路干线以及华北的正太等线;西南的滇粤等官商所办各线,总长约达9292千米。其中列强利用各种方式侵夺路权在华建筑的铁路达3718千米,占铁路总长度的40%以上。纵观民国初期的铁路,除京绥、陇海、粤汉等铁路稍有成效外,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第十一卷)》

材料二内战对美国经济的一个重大影响,是由于大量铁路土地的授予,刺激了美国铁路事业的大发展。根据1862年和1864年国会通过的法案,向私营公司提供补助金。这使铁路公司争先恐后地多建铁路,并尽量把铁路线推向西部山区。正是这种利益的驱动下,1869年第一条横跨大陆铁路建成通车。到1890年,一个全国性的铁路网就基本形成。美国铁路的修建,最初都是由地方和公司经办的。当全国铁路网实现一体化的时候,一个统一的国内市场也最终在美国形成了。

——摘编自何顺果著的《美国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修筑铁路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铁路在美国广泛修筑的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修筑铁路的积极意义。
2019-02-01更新 | 94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华侨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