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报刊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谈画报

以图为主、辅以文字的画报的创办则从某种程度上解决了在近代中国社会传播先进知识和思想的障碍。因此,在清末民初的中国,通过创办图文并茂的画报启迪民智、申说文明,就成为很多知识分子改良社会的一个现实可行的途径。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请你以一位历史观察者的身份,谈一谈你眼中的清末画报。(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3-07-06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国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困难(0.15) |
2 . 报刊记录社会发生的点点滴滴,反映历史的传承演进。

材料一 安史之乱以后,唐朝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各地藩镇纷纷在长安设邸。其驻地官员一般统称“邸吏”。在唐朝中央政权日渐衰落的情况下,节度使对朝廷的动态非常关注,指令邸吏经常向他们报告朝廷的军政大事。久而久之,邸就自然演变成向藩镇传播消息的主要渠道,中国原始形态的报纸也就在邸吏向藩镇传抄消息的过程中应运而生。可以这样说,“邸”是孕育中国古代报纸的母体,邸吏是中国最早的新闻报道者。……宋代之邸报是在进奏院状报传抄过程中派生出来的,但只选用摘录部分,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拓宽,有时还超出了朝廷允许的范围。全由民间经营的印刷报纸在北宋后期出现。到明清之际,邸报有过相当规模的发展,但是报纸的内容仍限于朝廷谕令、奏章和政治动态的报道。传报组织系统为官府所把持,阅读范围也限于各级官吏,其政治功能的发达与文化传播的影响恰成反比。

——据王凤超《中国报刊史话》整理


(1)概括材料一反映的中国古代报纸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这一特点所反映的历史状况。

材料二16世纪中叶,在地中海北岸的威尼斯城颇为流行的威尼斯小报(VeniC.e GA.zette)在报纸的发展里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意大利威尼斯城当时居地中海贸易中心,与地中海沿岸诸港及德国商业都市联络频繁,成为集中世界各地新闻的都市。在这所城市里有个叫 MA.nA.nt的组织者,收集有关法庭、城市动态以及贸易信息等新闻,专为王公贵族以及商人发行这个 GA.zette 的手抄新闻,在当时非常流行,这就是 VeniC.e GA.zette。后来VeniC.e GA.zette 改用手抄为印刷,加大了发行力度,被后人称为《威尼斯公报》。GA.zette( 格塞塔 ) 本意是一枚威尼斯硬币,一个 GA.zette 买一份小报,所以人们就称威尼斯小报为 VeniC.e GA.zette , 以至于这个词后来成为西欧报纸的代名词。最早的定期报刊产生于德国,1609年,德意志地区出现了两种周报:《通告-报道或新闻报》和《报道》;1605年,尼德兰出版《安特卫普新闻》。

——据李磊《外国新闻史》整编


(2)概括材料二反映的西方报刊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西方报刊出现的主要因素。

材料三   中国近代报刊业的统计表(部分)

创办时间创办人地点刊名简介
1833传教士郭士力广州《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中文月刊。其出版的目的在于抵制这种高等的、独特的观念(注:中国人宣称自己是世界一流国家,认为其他所有种族都是‘蛮人’),让中国人了解我们的科学和原理。
1872英人弗雷德里克.美查,实际由中国人掌控上海《申报》“凡国家之政治,风俗之变迁,中外交涉之要务,商贾贸易之利弊,与夫一切可惊可愕可喜之事,足以新人听闻者,靡不毕载,务求其真实无妄,使阅者明白易懂。”共出版27000余期,1949年停刊。
1895~1898年间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领袖人物北京《中外纪闻》全国新出版的中国报刊约120种,80%左右为中国人自办。左栏所列报刊系统地宣传了变法改良的主张。
上海《强学报》《时务报》
澳门《知新报》
湖南《湘学新报》《湘学报》《湘报》
1905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东京《民报》同盟会的机关报。孙中山在为《民报》撰写的发刊词中,第一次将同盟会的主张概括为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
1915陈独秀上海《青年杂志》,1916年改名《新青年》陈独秀撰文指出人权说”“生物进化论社会主义这三事是近代文明的特征,要实现这社会改革的三事,关键在于新一代青年的自身觉悟和观念更新。

——据(美)白瑞华著 苏世军译《中国近代报刊史》整理


(3)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近代报刊出现的时代背景。解读中国近代报刊的变化历程。要求:提取信息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2020-12-27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通州区2016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3 . 下面为1895年和1898年间中国境内创办的中文报刊统计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年份当年创刊总数中国人自办报刊主要代表刊物
总数所占百分比
1895年7342.9%《笑林报》《大观报》《万国公报》
1898年473983%《通俗报》《格致新报》《时务日报》

A.救亡图存已成为社会主流
B.晚清知识分子通过报刊实现了言论自由
C.国人注重营造舆论的环境
D.资产阶级维新派成为社会化改革的主力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4 . 王韬在《论各省会城宜设新报馆》一文中称:“乡里小民不知法律,子诟其父,妇谇其姑,甚或骨肉乖离,友朋相诈,诪张为幻,寡廉鲜耻。而新报得据所闻,传语遐迩,俾其知所愧悔,似亦胜于闾胥之觥挞矣。”据此可知,新式报刊的创办有助于
A.了解时务,力争国权
B.扬善抑恶,教化社会
C.增广见闻,通达民情
D.舆论监督,吏治清明
2018-10-30更新 | 1336次组卷 | 6卷引用:【校级联考】江西省抚州市七校2019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困难(0.15) |

5 . 《申报》的办报过程,是中国报业近代化的典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申报》由英国人美查于1872年创办,其办报目的只为盈利,因而十分重视办报质量。美查认为中国编辑最了解中国读者,因此将编辑大权交给蒋芷湘、钱昕伯等中国文人,使《申报》成为第一家由中国人主笔的外报。《申报》创办初期,新闻业务不断发展,不仅是整个中国办的最为成功、最具特色的商业性报纸,还确立了中国商业性报纸的基本模式,成为居主导地位的新闻传播媒介。

1912年秋,三十二岁的史量才得到张謇等实业家的支持,买下了当时已有四十年历史的《申报》,提出“经济独立”、“无偏无党”的企业化方针,抵制袁世凯等政治人物或政治集团对报纸的影响。到1922年创刊50周年时,已发展成为平均日销5万份的、全国最大的报纸之一。主要措施有:一,开展广告业务,设广告推广科;二、强化报纸发行;三、注重基础建设,更新技术设备。……为避免在战争迭起的动荡政局中受到牵连而危及营业利润,《申报》实行不偏不倚、轻言论重新闻的编辑方针。《申报》总主笔陈景韩把新闻采访写作要求归纳为3条,一曰确,二曰速,三曰博。此新闻“三字经”成为当时《申报》记者的守则,一时为报界记者所效仿。“九一八”事变后,《申报》一改保守的政治立场,积极宣传抗日,揭露日寇侵略暴行,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当局以“战时附逆”为由,对《申报》实行党化政策,由此,《申报》及其附属事业被国民党接管,改变了纯民营性质。

                                                  ——摘编自沈惠敏《史量才与<申报>的发展》


(1)根据材料,概述《申报》发展历程。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中国报业近代化发展的主要因素?
2018-09-08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届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考点集训:考点43 大众传媒的变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