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报刊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振聩发聋权力大,万般提创总由君。”对该词的恰当解读是
A.报纸已成为党的宣传工具
B.报纸的社会功能已被认知
C.当时报刊言论不受限制
D.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
2 . 阅读下表,结合所学解读正确的是
时间事件
1872年近代中国最早的航运企业——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
1873年汉口出版《昭文新报》,开创国人办报的先例
1877年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成为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
1882年电话传入中国
1906年第一个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在天津建成
1906年无线电报创设
1924年上海开始有公共汽车运行
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的民航事业起步
1932年国际无线电报开设

①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时其部分轮船已装上内燃机
②《昭文新报》创办拉开了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序幕
③近代中国交通通信工具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明显
④中国近代交通的发展经历了从平面到立体的演进
⑤近代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
A.①②③④B.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广告是广而告之的意思,它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反映着时代的变迁。

材料一   中国近现代广告业的若干“第一”



(1)阅读材料一,依据广告业发展的特点,划分近代中国广告业发展的历史阶段。
(2)依据材料一,找出中国近代广告业的诸多“第一”集中出现的城市,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二   



(3)模仿示例,任选材料二中1920年或1979年的一幅广告,结合广告内容及相关材料,进行解读。要求:材料运用充分;推断合理;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示例:北宋时期的济南刘记针铺广告
2020-07-17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872年4月30日,《申报》在刊号的“申报条例"写道:“如有人士有以短什长篇惠教者,如天下各名区竹枝词及长篇记事之类,概不取值。”对这一“条例”解读准确的是
A.改变了上海市民的精神生活B.发挥了文化传媒的监督作用
C.倡导新文学同时批判旧文学D.推动了文学的大众化、平民化
2020-09-22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8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清末的一首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振聩发聋权力大,万般提创总由君。”对该词的恰当解读是
A.当时报刊言论不受限制B.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
C.报纸宣传反映社会生活D.报纸的社会功能已被认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世纪60年代起,以中国人为主创办的近代报刊迅速兴起・它们“传述各国之事,上自朝廷,下及闾里,尽情议论”。19世纪90年代中后期,有上百种报刊先后创办,其中以上海为最,遍及各主要城市。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报刊成为了解世界的主要窗口B.近代中国开始走向主动开放
C.报刊成为当时反清革命的媒介D.社会变局影响近代报刊发展
8 . 改革与发展

材料一   英国改革运动从1760年开始,出现了几次群众运动高潮。第一次高潮出现在法国大革命时期,法国大革命影响英国,激发了下层人民的政治热情。当时普莱斯(新教牧师)在参加“光荣革命纪念协会”的庆祝活动时说:“光荣革命最重要的遗产是人民有权选择自己的政府,并可以随时撤换它。”经多次群众运动,1831年,辉格党在下院公布方案,提出把议席分配给人口众多的城镇,主要是工业城镇,扩大选举权,实行财产资格限制等。1832年4月,辉格党法案第三次在下院通过,6月由国王签署,正式生效。改革使中等阶级多数获得了选举权,并没有造成大的体制改革,其意义在于它表明制度变革是可以进行。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成效。

材料二   如图是《解放日报》最早刊登的商业广告图片。


1979年1月28日,《解放日报》成为中国第一家刊登商业广告的党报。它的“全国第一”还有:1979年8月12日,第一家刊登“社会新闻”的报纸(非正面新闻:上海一辆26路无轨电车翻车,造成很多乘客受伤);1980年1月,第一家创办文摘类报纸《报刊文摘》;1989年1月21日,第一家把美国总统(布什)的就职演说作为头版头条的报纸;1992年1月4日,第一家出版彩色版周末的报纸;1993年1月1日,第一家以半个版面刊登股票和期货市场行情的报纸。移动互联网兴起后,《解放日报》是全国第一家“全员转型”的省级党报——全部记者第一发稿都发到新媒体平台“上观新闻”APP,成为第一个摸石头过河的人。

——摘编自《你知道当年在报纸登个广告有多难吗?》


(2)对《解放日报》所出现的众多“第一”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观点准确,史实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0-06-15更新 | 159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0届高三衔接诊断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下表是选自中华民国时期的报刊《生活》周刊和《大众生活》周刊上与观众互动信箱栏目对社会问题关注点的统计情况。
主题《生活》(1926-1933年)总数:77篇《大众生活》(1935-1936年;1941.05-10)总数:139篇
数量(篇)比12.数量(篇)比12.
恋爱婚姻314010.7
人生修养7910.7
抗日救国11145741
教育问题56107
国内政治改革685439
国际事务11139

其解读正确的是
①报刊已经成为民众参与国家政治事务的主要途径
②从一定程度上反映民众关注焦点从个人转向社会
③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促使民众关注焦点变化
④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对中国的支持赢得民众的关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2019-04-02更新 | 175次组卷 | 1卷引用:【市级联考】浙江省宁波市2019年高考历史一模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0 . 清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振聩发聋权力大,万般提创总由君。”对该词的恰当解读是(     
A.当时报刊言论不受限制B.民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
C.报纸已成为党的宣传工具D.报纸的社会功能已被认知
2019-01-30更新 | 794次组卷 | 23卷引用: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