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5、图6、图7是发生在20世纪上半期世界重大的事件。



根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两幅或三幅图片提炼一个观点,并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合理、论述有力。)
2021-05-05更新 | 130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辽南协作校)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如图是从1929年开始至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重大历史事件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变化图(横向数轴表达的是年份,纵向数轴代表的数据)。依据对表格数据的分析,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经济危机重创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统治地位
B.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经济发展速度逐渐下降
C.二战后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优势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D.经济体制创新是美国经济获得较快发展的重要因素
3 . 宣传画是“看得见”的历史。图1和图2分别宣传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美国的某项措施,两者都
A.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B.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C.有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D.合理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2019-10-15更新 | 96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9年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019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4 . 世界经济大危机动摇了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信心,而罗斯福勇敢地面对这场危机,开辟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其经验教训令人深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见下图

材料二   也许更重要的差别是罗斯福的个人风格——他灿烂的微笑、他技艺高超的口才、他生动感人的智慧——都使他赢得了人们的广泛喜爱,而与施政计划的具体内容没有太大关系。……罗斯福成功的许多因素应归结于他的人性魅力。从就职演说开始(他告诉美国人“我们唯一应该畏惧的应该是‘畏惧’本身”),他就向不断增长的绝望氛围中注入了强大的乐观情绪。他是美国第一个充分利用广播、利用“炉边谈话”的方式向人们阐释其施政方针并充分赢得民众信任的总统。

——(美)布林克利《美国史》

材料三   到1935年初,新政成为公众激烈抨击或热情支持的焦点,当时美国社会各派别持有多种认识:

——摘编自(美)舍曼《世界文明史》、布林克利《美国史》等著作


请回答:
(1)运用统计方法对历史资料进行数量分析,是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观察材料一曲线图,列举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期影响美国失业率变化的重大事件。
(2)材料二认为罗斯福成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材料二以人物心理活动的哪种表现来说明罗斯福让人们重拾信心的?与其他研究方法相比,材料二的研究视角有何新意?
(3)据材料三表格中的内容提示,结合所学知识,在表格中①与②位置,各举史实,所举史实要能印证表格前一栏的观点。
(4)多角度论述是对历史事实进行立体因素考察,并对事实尝试做出不同侧面的多层次解释,形成一系列的视角分析。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多角度论述“新政的机遇与挑战”这一主题。
2019-01-05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高考备考二轮复习精品资料 专题8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教学案(教师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下面是1929—1940年间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失业率变化曲线图。对该图数据解读符合实际的是
A.自由放任促使国内生产总值持续上升
B.凯恩斯主义盛行导致失业率急剧上升
C.罗斯福新政推动失业率出现下降趋势
D.国内生产总值持续下降引发经济危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下图是20世纪20年代美国公司有价证券发行情况统计图

据图可知,这一时期的美国
A.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B.放弃国际市场
C.提倡金融投机行为
D.加强市场调控
7 .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美国罗斯福新政对此曾做了有益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1930年美国的失业人口                                图二大萧条中饥饿的母亲

图三罗斯福和煤矿工人在一起
材料二:《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奠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                                   ——苗枫林《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1933年5月通过《紧急救济法令》,到1936年止,政府大约支出30亿美元用于失业救济。1935年提出《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                                                                           ——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
(1)材料一反映了罗斯福关注什么社会问题?
(2)《全国工业复兴法》旨在复兴美国工业,但为什么涉及社会保障问题?
(3)依据材料二、三,指出“新政”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建立的?
(4)关于“新政”中的社会保障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克服危机而采取的临时性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而进行的长期性制度建设。请选择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西方国家机器设备的出口状况。根据图中的数据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①大危机有利于苏联打开世界市场
②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对外依赖性很强
③苏联的发展为危机中的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市场
④学习和利用西方技术是苏联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有效途径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9 . 20世纪30年代,美国紧急救助署署长霍普金斯说:“我来华盛顿,就是要做到谁也不挨饿。但给人吃饭不能让人吃闲饭。”下列措施中体现其意图的是
A.整顿财政金融
B.调整农业政策
C.加强工业指导
D.兴办公共工程
2018-09-17更新 | 174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2018年夏季普通高中会考历史试题
10 . 下边是1920~1940年的美国经济数据图。对该图解读符合实际的是(   
预算结余或赤字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百分比,1920~1940
A.1921~1930年预算结余,反映经济政策顺应时代要求
B.1930~1932年预算赤字,反映政府全面加强经济干预
C.1933~1935年预算比重接连增加,表明公共开支增多
D.1936~1938年预算比重连续下降,表明经济出现复苏
2019-01-30更新 | 1755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6届江西临川市一中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