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9 道试题
1 . 1933年,罗斯福总统签署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法案,实施对该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全面发展计划。其“代表现代政府中一种真正新颖而富于想象力的设计。……它将不受那些不相干的国家界限的禁制,而且将是独立经营的、政府所有的公司”。这种经营方式
A.体现计划与市场调节手段的结合
B.改变了田纳西河流域的国有性质
C.表明国家对经济干预的全面强化
D.缓和了田纳西河流域的社会矛盾
2020-02-20更新 | 143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当1929年美国华尔街股市狂涨之时,美国减少了向欧洲的投资,欧洲的经济立即就陷入了危机之中,国际经济所赖以进行的资金循环也就中断了。该现象表明
A.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心发生转移
B.欧洲受经济危机的打击更严重
C.美国缺乏对经济危机的防范意识
D.经济大危机弱化了经济全球化
3 . 罗斯福认为,建筑业是“一个对从水泥到电器等其他行业都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和作用的行业”,为此在新政期间大力兴办了以建筑业为主的公共工程。由此可知,当时发展建筑业
A.旨在保证公共工程的建设B.有利于拉动国内需求增长
C.抑制了其他工业部门发展D.减轻了政府财政经济负担
4 . 某同学搜集到一张上世纪30年代美国总统罗斯福会见工厂主的照片,你认为当时双方的话题主要涉及
A.扩大农业生产,为工业提供原料B.调整工业生产,复兴全国工业
C.恢复自由放任,提高工厂主积极性D.加大科技投入,发展知识经济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有人断言,20世纪20年代的资本主义世界已经取得了“永久的稳定”。由于此时爵士乐中具有反叛性的咆哮乐风行美国,这些人主张将经济发展、科技革命成果不断惠及民众的20年代定名为“咆哮的年代”。上述现象
A.说明美国经济发展与文艺成果融为一体
B.反映出经济“繁荣”对人们有较大迷惑性
C.客观地反映了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
D.肯定了胡佛经济政策对美国作出的贡献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以前英国穷人的救济问题多是通过基督教会、个人慈善捐款等方式解决。国家并没有将其视为自己的责任。相反,视贫困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经常制定惩治流浪者(大多是失地的农民)的血腥法律,并引起农民的强烈反抗。这种情况下,为稳定社会秩序,1601年都铎王朝颁布了《伊丽莎白济贫法》把贫民区分为三种:(1)强壮有力而不愿工作的,(2)老弱残疾而不能工作的,(3)不幸而找不到工作的。第一种贫民不能得到任何救济,他们要接受强制劳动,对拒绝工作的人则要被关入惩戒所,为酷刑所惩罚甚至被处死。第二种无劳动能力的贫民可以得到救济,对第三种不幸找不到工作的人规定济贫官有帮助其找到工作的义务。

——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

材料二 联邦政府成立了社会救济机构,开展大规模救济工作。1935年4月8日,罗斯福批准了一项《紧急救济拨款法》,实行“以工代赈”计划,在一年内拨款5亿美元,并且对工程振兴局拨款113.65亿美元,78%用于公共建设和资源保护,其他用于对各种社团救济工作。8月14日,国会通过《社会保险法》(又称《社会保障法》)。该法案对年老、残废及贫苦无靠的儿童和失业者提供最低限度的救济金。法案对其他救济对象也作了具体规定,并决定建立社会保险局。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张建华主编《世界现代史》

材料三1945年,英国工党逐步推行贝弗里奇计划,先后颁布了《家庭补助金法案》《保险法》《工伤福利法》《医疗保险法》等。1948年艾德礼宣称英国已经是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社会安全阀”对社会经济政治稳定作出了贡献,保障了公民的生存权利,有利于促进公平,成为政府干预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手段。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高德步著《世界经济史》


(1)依据材料一,分析指出英国福利制度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罗斯福新政在社会福利方面除了实行“以工代赈”和兴建公共工程,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3)依据材料三,指出二战后英国采取的“福利国家”的措施有哪些积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又产生了哪些消极影响?
2020-01-01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模块性检测历史试题
7 . 1933年6月5日,美国政府颁布了国会通过的《放弃金本位法令》。1934年1月31日,联邦政府颁布了黄金储备法令,宣布美元贬值,把美元稳定在35美元兑换一盎司黄金,相当于1900年按黄金价值计算的59.06%,即美元贬值了41%。美国的这一做法
A.实现了银行业的迅速恢复B.根除了经济危机的根源
C.有利于美国扩大商品出口D.缓和了世界各国的矛盾
2019-12-24更新 | 273次组卷 | 15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学科竞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口红效应”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首次提出的理论。所谓“口红效应”是指在美国,每当经济不景气时,口红的销量反而会直线上升。……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人们仍然会有强烈的消费欲望,所以会转而购买比较廉价的商品。尤其是战争期间,政府和传媒都鼓励妇女们涂抹着口红进入工厂或军队唇间一抹亮丽的红色成了鼓舞士气的法宝。这一理论
A.反映美国女权运动的发展B.表明新政已使全国经济走出低谷
C.体现了政府采取鼓励消费的措施D.反映民众危机中淡定从容的心态
9 . 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其中一部分关于失业保险。关于保险金的来源,一半是由在职工人和雇主各交付相当工人工资1%的保险费。另一半则由联邦政府拨付。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
A.工业复兴法
B.实施养老金制度
C.农业调整法
D.禁止黄金的外流
10 . 1929—1930年,美国烟煤行业工人周工资比1929年前下降了12.3%,1930~1931年,又下降了1%,这种变化反映了
A.门户开放政策失败
B.胡佛总统成功解决危机
C.公共工程大量兴办
D.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失灵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