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0 道试题
1 . 1930年6月17日,胡佛签署了《霍利一斯穆特关税法》,提高了七十五种农产品和九百二十五种工业品的关税税率,全部关税的总平均率由33%增为40%。这一措施
A.使美国经济陷入到滞胀阶段B.加剧了经济危机的持续恶化
C.为美国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D.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危机
2 . 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一书中认为“福利政策实施的目的在于缩小社会差距,促使社会的民主与公正。保证人民的基本生存条件。”在罗斯福新政中,与福利国家政策相关的措施是
A.整顿金融业,恢复银行的信用
B.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C.向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
D.发放紧急救济金,推行“以工代赈”
3 . 1930,胡佛开始削减税收,并迅速扩大政府消费,进行大量政府投资。1932年,胡佛创建复兴银行公司,政府通过该银行直接借款给公司和银行。可见,胡佛政府
A.对凯恩斯主义进行实践B.为释放压力而放弃自由放任政策
C.开始尝试国家干预经济D.充分挖掘国内市场潜力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29年经济危机发生后,美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进行农业改革。罗斯福批准公布了《农业经济调整法》,成立农业调整署,实行有储“休耕”,提高农产品价格。但是补助大多进了大地主的腰包,佃农几乎没有获得补助。获得资助的农场主采用机械干活,失业的佃农涌入城镇。沙尘暴严重的地区许多家庭得到了政府的直接救济。除此之外,联邦政府还提供了其他援助,包括提供粮食和种苗货款等。农业调整署向小麦种植户提供几百万美元的补助,鼓励改种其他作物,比如用能使土壤增肥的高粱代替导致土地贫瘠的小麦。联邦政府还出台了长期政策,旨在改变土地的使用方法,遏制水土流失,恢复草原植被。

——摘编自约翰·马克·法拉格等著《合众存异:美国人的历史》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20世纪30年代美国农业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30年代美国农业改革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大国崛起》中说:“凯恩斯还专门给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写了一封信,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在信中他对罗斯福说:‘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罗斯福针对当时状况开出的药方是(  )
A.自由放任政策B.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管得最好的政府
C.国家干预经济D.发展“新经济”
6 . 罗斯福宣誓就任总统时,全国几乎没有一家银行营业,支票在华盛顿已无法兑现。他从整顿金融入手,推出“百日新政,70期间,制订的15项重要立法中,有关金融的法律就占了。这表明
A.整顿金融是新政的核心措施
B.经济危机根源于金融危机
C.金融整顿是经济恢复的前提
D.政府加强了对金融的管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罗斯福新政和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中国改革的相同之处在于
①全面发展国有经济
②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
③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干预经济
④将市场与计划相结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9-09-27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年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8 . 罗斯福说:“低收入的工人是我们人数最多的消费集团,可是今天他们却无法维持像样的生活水准,不能购买食品、衣服和其他必需品以保持我们的工厂和农场充分运转”,为此罗斯福新政采取了
A.整顿银行,统制货币
B.调节农业生产
C.规定最低工资标准
D.降低生活用品价格
2019-09-19更新 | 253次组卷 | 39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二中学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工厂中生产率却增长55%。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工资的40%。到1929年,国家财富的3/5由只占人口总数2%的人拥有。对此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②社会公平问题没有受到足够重视
③潜伏着经济危机的巨大风险
④经济危机严重影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10 . 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以后,美国商品获得了更大的海外市场,国内商品价格也有一定提高,债务人特别是农民的债务负担减轻了将近一半。对这些变化起直接作用的新政措施是
A.整顿财政金融B.调整农业结构C.复兴工业生产C.实行社会救济
2019-09-11更新 | 148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6届云南玉溪一中高三上期中文综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