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7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历来实行银本位制,而世界银价操于列强之手,加之货币种类繁多,发行货币权分散,对商品流通和内外贸易都是不利的。国民党政府军费开支膨胀,财政赤字日益扩大。在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中,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放弃金本位,增加了对华商品输出。1934年美国用高价向国内外收购白银,导致上海中外银行的存银从1934年6月的58500万元降低为12月的33500万元,国内白银挤兑风潮迭起。1935年国民党政府财政部发出关于币制改革的布告:自本年十一月四日起,一切公私款项之收付,概以法币为限,不得行使现金,违者应准照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处治。

——摘编自黄如桐《1935年国民党政府法币政策概述及其评价》

材料二   危机期间很多国家采用货币贬值作为反危机的措施,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1944年7月来自44个国家的代表通过了以美国和英国达成的妥协方案为基础的布雷顿森林协定,根据协定建立了两个国际性金融组织。由于美元成为了稀缺货币,1948-1958年,欧洲为了应付美元荒首先在欧洲经济合作组织内部实行自由化政策。195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允许出现国际收支困难的英国提取5.62亿美元巨款,成为其发挥巨大作用的开始。世界银行也在1948年以后将贷款重心从西欧转向亚非拉的发展中国家。

——摘编自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


(1)据材料一,概括国民政府进行法币改革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发挥的积极作用。
(3)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影响货币政策调整的因素。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美国、苏联、中国经济政策简表

美国苏俄(苏联)中国
自由主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国家干预经济新经济政策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新自由主义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阅读上表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表中选出至少两项经济政策,确定一个主题,进行简要评析。(要求:主题立意明确;评析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3 . 1930年,梅兰芳远渡重洋,在纽约唱响《汾河湾》,众多美国人疯狂抢购戏票,五美元的票被炒到十六美元,创下那个年代百老汇的天价。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股票投机热潮的推动B.民众的购买力得到提高
C.文化娱乐迎合了大众心理D.美国人民仰慕东方文化
2020-03-24更新 | 767次组卷 | 13卷引用:高频考点65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高频考点专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题汇编(第三辑)(全国通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1933年的《全国工业复兴法》授予了总统管理全国经济的权力,同时它将原属于国会的许多立法权转移到了总统手中。1935年,最高法院裁定《全国工业复兴法》违宪,根据其制定的各项行业法规立即被废除。这反映了
A.司法权对立法权的制约B.最高法院限制了立法权过度授予
C.美国即将走出经济危机D.美国政府奉行“新自由主义”观念
2022-03-25更新 | 213次组卷 | 2卷引用:高频考点62罗斯福新政-【高频考点专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题汇编(第三辑)(全国通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面漫画中,一辆“商业”火车正呼啸前进,但前方的铁路干线却一片混乱,标有“通往复兴之路”的主干道尚在施工,旁边两人拿着“实验路线”的计划书争论不休,右方支线铁轨已铺好一段,但仍忙乱不堪。该漫画反映了美国

   《主线路在哪里?》(1934年)
A.新政乱象引发人们对经济复苏的担忧
B.国家政策摇摆不定激起人民强烈反对
C.政局动荡混乱导致地方政府各自为政
D.以工代赈使失业者获得更多就业岗位
2022-05-06更新 | 230次组卷 | 3卷引用:高频考点62罗斯福新政-【高频考点专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题汇编(第三辑)(全国通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6 . 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利用“炉边谈话”向人民阐释其施政方针的总统。在“新政”期间,罗斯福“炉边谈话”的内容最有可能的是
A.主张推行计划经济模式B.阐释福利国家所带来的弊端
C.解读《全国劳工关系法》D.展望“新经济”时代的奇迹
2019-01-30更新 | 1622次组卷 | 20卷引用:人教版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二课时训练:第六单元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7 . 富兰克林·罗斯福在首次总统就职演说中表示,如果他提出的议案不能迅速获得得通过。“届时我将请求国会采取应对危机的唯一手段——赋予我紧急状态下迅速发动战争的权力,这种权力等同于国家遭遇入侵时国民授予我的权力”。该材料表明,罗斯福正在敦促国会(   
A.废除“中立法案”B.发动战争转嫁危机
C.立即对日本宣战D.迅速通过新政提案
2019-01-30更新 | 1310次组卷 | 22卷引用:2018年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试题: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8 . 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托马斯对农业调整法的修正案,允许政府采用减少美元含金量等方法,来增加全国货币流通量和信用贷给量。该法案
A.赢得美国民众广泛认可B.遵循了美国传统的经济理念
C.有利于过剩商品的外销D.提升了民众对银行业的信心
9 . 1910—1920年,美国农场拖拉机的数量由1000台猛增到246000台,谷物联合收割机由1000台增加到4000台,农业中使用的动力有2793万马力增加到3750万马力。这说明当时美国农业(     
A.规模化生产的普及B.劳动生产力的提升
C.生产向自动化转变D.机械化生产的增加
2022-12-09更新 | 19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3课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学案讲练)-【创新课堂】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优质备课课件与学案讲练(选择性必修二)
10 . 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托马斯对农业调整法的修正案,允许政府采用减少美元含金量等方法,来增加全国货币流通量和信用贷给量。该法案
A.赢得了美国民众广泛认可B.遵循了美国传统经济理念
C.助力了商品外销价格回升D.提升了民众对银行业信心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