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9 道试题
1 . 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议案,放弃了金本位体制,限定过去和未来一切公司契约均禁止用黄金支付。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用美元确定国际金价,重新确立金本位体制。这两次改变
A.提高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B.旨在维护美国的经济利益
C.推动了世界经济的体系化D.力图消除经济危机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了纪念工业革命的成就,英格兰银行将蒸汽机的发明者詹姆斯·瓦特以及帮助他完成商业化的企业家马修·博尔顿的头像,印制在最新版的50英镑面值的纸币上。正是他们合作下的蒸汽动力,推动着英镑走向世界。18601914年,全球贸易的60%以英镑标价和结算。1913年末,在全球的外汇储备中,超过50%是英镑。英镑成为第一个贴着一国标签却又可以在世界上流通的主权货币。

——摘编自央视纪录片《货币》

材料二   19317月开始,英镑兑换黄金达到了高潮,而外贸赤字也迫使英国不得不向外支付更多的黄金。黄金储备的锐减反过来又动摇了人们对英镑的信心。19319月,英国宣布放弃金本位,不再按固定价格兑换黄金,并且禁止黄金出口。

——摘编自曹家和《大萧条:起因何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初英镑的世界地位及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英国宣布放弃金本位这一历史现象的影响。
3 . 西方国家的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经历了发展、困境和改革的变化过程。期间,社会运动不断爆发。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男人的刮胡子刀片磨了再用……孩子们捡汽水瓶到铺子里退钱,一个两分;上面包店排队买隔宿的面包 ……(妇女们)把自己的衣服改一改给女儿穿……虽然纽约本市已经有100万人失业了,仍有无数人从邻近各州到纽约来找工作。

———(美)威廉• 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材料二   (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 ……(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在各国社会福利开支仍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联邦德国从1970年到80年代中期,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一倍……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     

——陈银娥《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各国为应对经济大危机、调控经济的主要措施。
(2)据材料二,归纳西方国家调整福利政策的原因。
(3)西方有位学者写了本书,作者在前言中说:本书评述的时间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数月,结束于苏联的解体——你认为书中会写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哪些社会运动?
2021-10-14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新草桥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4 . 1906年底,世界无线广播诞生;1928年,美国收音机的家庭拥有率增长到27.5%。与对手不同的是,罗斯福的竞选团队在全国各地买了大量的广播时段……他很快成为当时家喻户晓的政治人物,最终高票当选。这一现象说明
A.科技革新改变了美国政治运行机制B.罗斯福的支持者主要来自贫穷家庭
C.电台是当时美国最重要的新闻媒体D.新媒体对美国社会生活的影响深远
2021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罗斯福新政开创了资本主义世界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对美国国家干预经济理解正确的是
A.直接目的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
B.根本目的是为了保证国家的高额垄断利润
C.主要目的是为二战做物资储备
D.旨在促进国家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
2021-09-25更新 | 68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图是大萧条期间罗斯福政府兴办的最大水利工程田纳西水利工程。当时兴办这一工程主要是为了
A.保障农田灌溉B.国家干预经济C.解决失业问题D.开发水利发电
2021-09-2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红桥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7 . 1933年,美国成立的农业调整局以1910—1914年的农产品价格水平作为农产品支持价格的标准,与农产品加工商签订销售协议,以维持农产品价格。1935年农产品价格比1933年提升了近70%。这一举措的根本目的是
A.摆脱经济危机的困境B.维持农产品价格稳定
C.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D.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
2021-09-24更新 | 300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与经济危机中的德国、日本相比,美国是个移民国家,没有封建主义的传统;美国有改革、改良的传统;美国国土辽阔,地理环境优越,积累了大量财富;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发了大财,家底很厚。”材料反映了罗斯福新政的
A.有利条件B.历史进程C.具体措施D.世界影响
2021-09-20更新 | 67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王安石的“理财”方针是“不加赋而国用足”,即通过国有资本刺激商品生产与流通,使经济总量提高,他颁布了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市易法等,在抑制兼并、保障农业生产、刺激消费、增加政府收入等方面取得了成效。王安石理财举措最接近于
A.自由主义B.凯恩斯主义C.重商主义D.计划经济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80年,英国的铁产量还比不上法国,1848年已超过世界上所有国家的总和。它的煤占世界总产量的2/3,棉布占1/2以上。……英国迅速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它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生产总和还要多的多。……它庞大的远洋船队把数不尽的工业品运往世界各地,再把原材料运回国,加工成工业品,然后再运出去。

——摘编自钱乘且《英国通史》

材料二   明治维新后,日本推行了一系列发展工业的措施。187012月成立的工部省首先接管了幕府和各藩经营的矿山和工场,创办了官营企业,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并且兴建铁路。1873年成立的内务省利用国家资金,创办了千住呢绒厂、新盯纺纱厂和爱知纺纱厂等近代化的“模范工厂”。其目的是让它们起示范作用,以推动私人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为了加速工业化的进程,政府在1880年下令把官营企业转让给与政府有密切联系的、享有特权的大资本家。

——刘祚昌、王觉非主编《世界史.近代史》

材料三   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摘自鲍盛刚《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


(1)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40年代英国在世界工业和贸易中的地位,形成这一地位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据材料二,概括日本工业发展措施的特点。并指出这些措施对日本发展的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罗斯福新政与中国改革在社会治理模式上的共同之处。
2021-09-16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