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18 道试题
1 . 1933年,罗斯福提请国会通过法案,成立“资源保护队”,主要是针对中部平原频发的沙尘暴。……至1941年时,共计有250万青年参与,在1500个营地开辟了740多万英亩国有林区和公园。史学家认为这一措施是“新政”中最受欢迎、最成功、最没有争议的措施,其依据是
A.调整农林经济结构,降低农产品价格
B.罗斯福政府将资源保护放在新政首位
C.将提供就业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
D.基本解决就业问题,消除了经济危机
2020-08-26更新 | 30次组卷 | 19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33年3至6月美国国会相继通过《紧急银行法》《农业调整法》《全国工业复兴法》;1935年7月颁布《全国劳工关系法》,8月通过《社会保障法》;1938年又通过《公平劳动标准法》。这反映出美国
A.建成保障完善的福利国家B.减少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C.国家经济、社会职能扩大D.制定经济计划刺激经济发展
2020-08-25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33年,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降低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这一举措
A.推动了美国农产品的大量出口B.加强了国际间的农业生产合作
C.有利于缓解生产与消费的矛盾D.意在加大农业投资以刺激生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期间各国工业生产和失业情况

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直接用于说明
A.经济危机破坏性大B.危机爆发的根源
C.危机的持续时间长D.危机下的各国矛盾
19-20高一下·江苏南通·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罗斯福认为:“我们现在的任务是管理好已有的资源和工厂,为我们的剩余产品重新开辟海外市场,解决消费不足的问题,按照消费状况调整生产,更公平地分配产品和财富。”为此,他采取的措施包括
① 实行美元贬值②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③推行以工代赈④鼓励增加农业产量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
2020-07-16更新 | 26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丽江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美国总统胡佛为应对经济危机,继续增加联邦政府对公共工程建设的投入,鼓励各地扩大在修建水坝、桥梁及清除贫民窟等方面的贷款;允许各州银行实行“银行休假”。上述做法与罗斯福“新政”措施的差异主要在于
A.推行的行政力度不同B.追求的根本目标不同
C.遵循的法律程序不同D.关注的社会问题不同
2020-07-11更新 | 5335次组卷 | 59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20世纪初,美国大法官频繁受理契约自由和产权的案子,来保护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30年代中期,最高法院对罗斯福新政立法表现出前后判若两人的立场变化。这反映了美国
A.社会环境影响司法判决B.司法程序存在严重缺陷
C.立法与行政的权力制衡D.民主政治逐步发展完善
8 . 1935年初,罗斯福在国情咨文中明确提出了第二次新政,要以“社会正义为目标按照美国传统和宪法精神实行变革”。为此,政府
A.加强对银行的监管B.实施对工业的指导
C.开始兴办公共工程D.建立社会保障体制
9 . “我们必须有这样一条原则:我们将不允许失业大军存在。我们将调整我国经济,使之尽快结束现有失业,然后采取英明措施使失业现象不再出现……”针对这种情况,罗斯福政府的举措是
A.整顿银行业,克服金融危机B.政府用行政手段调节农业生产
C.政府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D.兴办公共工程,实行以工代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俄国十月革命后,美国始终不承认苏俄(联)。但1930年,苏联成为世界各国购买美国机器设备的第二大买主。罗斯福执政后,国内要求与苏联改善关系的呼声日益强烈。1933年11月,美苏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由此可见,美苏建交
A.突破了经济民族主义的藩篱B.基于共同解决经济危机的考量
C.迎合了世界经济整体化趋势D.表明两国摒弃了意识形态差异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