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危机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0年美国国会通过《斯姆特-霍利关税法》,将2万多种商品的进口关税税率提至历史新高,使美国整体应税商品的平均关税税率从1928年的38.8%提高到了1932年的接近60%。同一年,加拿大率先对美国商品加征新关税,并减少与美国的贸易、增加与英联邦的经贸往来,而英国在1931-1932年也分别通过《非常进口税法》和《进口关税法》,提高了进口关税并限制了美国商品的进入。

                                ——姜超《知往鉴今,上世纪20-30年代的美国》

材料二: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保护主义势力在美国不断增强,逐渐形成了保护主义浪潮。与传统贸易保护主义不同,新贸易保护更侧重非关税壁垒,具体包括进口限制、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自动出口限制、技术和卫生标准等。为了实现本国的贸易利益最大化,美国一方面标榜贸易自由化和积极参与GATT和WTO的谈判,同时又不断地带头实施各种贸易保护。

                                 --摘编自《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前生后世》


(1)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加英三国应对经济危机的共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20世纪70年代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
2021-01-08更新 | 120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海南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33年6月12日,世界经济会议在伦敦开幕,66个国家参加了会议,包括英、美、法、德、苏、日、中等国家。与会各国就关税问题展开讨论,虽然大部分国家都同意关税休战,但是面对各自国内的舆论与经济状况,大部分国家都对签订关税休战协定附加了各种保留条件。会议期间,英国在债务问题上的 行为以及法国拒还债款的态度惹恼了美国,美国与英法等债务国的矛盾再次激化,会议在债务方面无果 而终。参会各国在恢复金本位制的问题上观点一致,都表示恢复金本位制是最终目标,但是在具体的时 间和操作方法方面存在分歧。7月27日,会议最后达成的“协议”没有任何实际价值。会议以失败 告终。

——摘编自孙俊芳《1933年世界经济会议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33年世界经济会议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33年世界经济会议的失败原因及影响。
2020-07-01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2020届高三临考模拟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