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1932年5月,美国总统胡佛给一个公共工程倡导者写信说,美国“不能靠挥霍而使经济繁荣。”当民主党控制的国会通过了一项花费20亿美元巨资救市的计划时,胡佛否决了它并对此提出了严厉批评,称之为“史无前例地滥用公共财产”。这反映了当时美国政府(     
A.拒绝采取救市经济举措B.固守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C.秉持贸易保护主义理念D.主张合理利用公共财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30年12月,胡佛在第二个国情咨文中说:“每一个人都应该设法帮助比他不幸的邻居;每一个企业都应该帮助它的雇员;每一个社区和每一个州都应该负起责任来组织就业和救济活动。”这表明胡佛政府主张
A.由民间自发组织,合作应对危机B.由政府组织企业,联合应对危机
C.由地方政府自行救济,应对危机D.私人与地方政府联合自救,应对危机
2021-06-07更新 | 592次组卷 | 8卷引用:2021年秋季高三历史开学摸底考试卷-课标全国专用-单科历史卷02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胡佛担任总统后期,成立了复兴金融公司,挽救濒临破产的银行,稳定国内经济秩序;除给农民发放补贴外,还成立了谷类稳定公司,力图通过收购多余的粮食来制止农产品价格下滑。这些举措
A.遏制了美国经济持续滑坡态势B.揭开了美国“新政”的序幕
C.体现了转变经济政策的必要性D.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典型表现
4 . 1930年美国总统胡佛签署了《美国关税法》,增加了应纳税目和提高了关税,招来了贸易伙伴的报复,引发了贸易战,使得大萧条时期的美国雪上加霜,也加剧了世界经济危机。这表明美国
A.贸易保护主义诱发经济危机B.自由放任政策使国际关系恶化
C.“孤立主义”政策加剧经济危机D.奉行“单边主义”谋求经济霸权
2021-02-06更新 | 424次组卷 | 7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有人在1933年评价胡佛总统说:“因此历史站在那里犹豫,等待时间来做出判断,就为社会指明复兴的道路而言,胡佛是新时代总统的第一任,还是旧时代的最后一任。事实上,他两者兼具。”材料反映了当时
A.经济危机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发展B.胡佛干预经济的措施取得明显效果
C.胡佛对危机做出了及时的力所能及的应对D.胡佛经济哲学思想更适合繁荣年代
2020-11-01更新 | 107次组卷 | 28卷引用: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分校(林虑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检测历史试题
6 . 下表是胡佛担任美国第31任总统时期,面对经济危机采取的部分措施。据此,以下选项说法正确的是

A.胡佛始终坚持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
B.扭转了经济危机带来的大萧条局面
C.体现出国家对经济的直接干预
D.为摆脱经济危机提供有效模式.
7 . 1929年,面对经济危机,美国胡佛政府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借贷给银行、工业、铁路企业和农场主,帮助资本家渡过难关;同时政府收购农产品,提高农产品市场价格。这些措施
A.否定了自由放任经济政策B.加重了美国的经济危机
C.实践了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D.体现了国家的干预性
8 . 罗斯福新政既有对旧政策的革新,也有对美国社会传统的尊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早期美国人普遍认为贫穷是个人懒惰和无能的表现,获得社会救济是可耻的……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认为工作是上帝的号召,那些四肢健全但不工作的人就是邪。恶之人;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初期自由放任主义盛行,传统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强调个人的自力更生,而不是依赖政府和社会保障,他们认为给穷人帮助只会使他们道德堕落。在美国人的价值观中,个人主义占据重要地位,强调自我奋斗,自我独立,自然就反对不劳而获。

——摘编自郭素莲《早期美国的社会贫困和社会救济政策》

材料二   在大危机时期,胡佛坚持认为救济主要由地方政府和社区私人慈善团体来进行,联邦政府少管闲事。直到1932年夏才勉为其难地签署了紧急救济法,授权政府贷款3亿美元用于失业人员,然而数量太小。胡佛政府的福利保障政策无力解决社会就业难题,人们开始逐渐醒悟到危机的蔓延,灾难临头并非只是个人作为所致,而是制度、政策本身出了问题。

——摘编自黄安年《社会救济时期的社会保障——17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

材料三   罗斯福总统坦率地承认,失业救济是一种麻醉剂,是一种摧毁人的精神的微妙东西。总统本人曾被一个老人的故事深深打动,这个失业后靠救济养活一家的老人,每天坚持打扫一条大街,目的是通过劳动付出,使领到手上的救济金变为劳动报酬,由于救济不符合美国人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对恢复他们的自信心不利,联邦政府不得不考虑以工代赈。

——摘编自谢彦《美国人个人主义价值观在新政中的体现——“以工代赈”措施为例》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指出早期美国人对“社会救济”的态度,并分析其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胡佛政府时期美国社会救济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美国民生政策的转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作用。
9 . 面对1929年这场前所未有的危机,胡佛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其中包括:设立周转基金用于资助农场主组建销售合作组织,确定最低销售价格;成立谷类稳定公司,力图通过收购多余的粮食来制止价格的下滑。会见市长和州长,督促他们加速公共工程项目建设等。据材料可以看出经济大危机爆发后,胡佛
A.仍然坚持自由放任政策B.对经济进行了有限的干预
C.采取了转嫁危机的措施D.无法应对空前严重的危机
10 . 1932年1月,美国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取代国家金融公司,该公司有权在取得足够担保的条件下,向银行、保险公司、铁路公司等工商企业放款。第二年,国会允许贷款给各州救济失业机构和自负盈亏的公共工程。美国的这些做法旨在
A.恢复银行信用以稳定股市B.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为全面推行新政创造条件D.刺激经济的复苏和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