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和内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9 道试题
1 . 1933年6月,一边是国家给遵守全国复兴署所制定法规的企业或公司颁发蓝鹰徽章;一边是罗斯福总统用“炉边谈话”的形式向美国人民解释新政,争取人民的支持。于是出现了这样一个场景:人民购买物品都寻找有蓝鹰标志的产品,或者是该产品出自建筑物上挂有蓝鹰徽章的企业。这突出反映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
A.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
B.限制外国产品进入本国
C.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D.鼓励人民购买本国产品
2 . 1929~1933年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重创了资本主义经济。为迅速摆脱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力主由政府对经济进行积极的干预和调节。
3 . 1933年罗斯福政府颁布法令,规定各工业部门协商委员会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还规定资本家必须接受所雇工人最高工作时数和最低工资额的限制。这一法令
A.使美国避免了经济危机的打击
B.恢复了全国银行业系统的信用
C.有利于恢复生产,缓和社会矛盾
D.从根本上解决了生产过剩问题
5 . 美国政府1933年成立田纳西流域工程管理局,招收大批失业工人,兴建水坝、水电站,发展航运。其直接目的是
A.复兴工业
B.稳定物价
C.扩大出口
D.增加就业
6 . 英美在20世纪的经济政策调整当中,都做出了建立国有企业的尝试。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3年5月,美国成立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其主要任务是改变田纳西河流域的贫穷落后面貌;降低全国电价,普及电力使用,以促进生产发展与改善民生。这是以谋利为目的的私营公司不愿干的。它是独立经营的、政府所有的公司,指挥自己的经营活动,偿还国会投资,并将其“利润”投入进一步开发工作。

——摘编自刘绪贻《美国通史》

材料二 二战后初期,英国不少为国民经济提供原料、动力和劳务的部门处于极度衰弱的状态,如电力工业,技术紊乱,设备陈旧,收费较高。实行了国有化,就能加强国家投资,解决上述难题,并未以后的发展提供较大的空间。而在80年代,撒切尔政府认为企业国有化的比重过高有种种弊端,它使企业依赖国家投资,失去进取和冒险精神;企业内部机构臃肿,效率低;并挤占了私入企业的资金。撒切尔政府执政不久,即逐步出售国有企业。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适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归纳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所承担的责任。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英国不同时期对国有企业政策的时代背景。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20世纪英美建立、调整国有企业所带来的启示。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8 . 1933年罗斯福政府为缓解经济大萧条的重重困境,全面推行新政。其中,带来下图“变化”的措施是
A.整顿金融,恢复银行信用
B.调整工业,开展公平竞争
C.调节农业,减少耕地面积
D.实施救济,推行以工代赈
9 . 寒假里,老师布置了一份历史作业:寻觅历史改革的足迹,要求同学们从中外历史上的历次改革思考“背景”“内容”“影响”三者的相互关联,从而学会发现、认识历史演进的规律,提高公民的社会责任感。以下就是刘一同学整合的“30年代大危机与改革”的部分资料,我们共同阅读思考并解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33年3月,政府命令全国银行“休假”4天。集中力量支持有支付能力的大银行开业,淘汰已实际破产的小银行,接着政府设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1933年5月,总统批准公布《农业经济调整法》,并设立“农业经济调整署”,规定缩减农业生产……政府与生产者签订合同,由政府付给租金或“货币奖金”。

1933年6月,政府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成立“国家工业复兴局”执行法令。规定将全国的工业划分成17个部门,分别成立协商委员会,负责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

1933年11月,政府成立“民间工程署”,拨款33亿美元,用于完成18万项工程计划和支付工资。1935年8月国会通过《社会保险法》,改变以往由民间团体资助自救或由慈善团体提供救助的传统,开始实施“福利主义”试验。

材料三 1929~1933年经济危机发生,罗斯福政府在解救危机的过程中,摈弃了自由放任主义的传统原则,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大大发展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开发了较大的空间。资本主义体制经过自我扬弃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王斯德主编的《世界通史》


(1)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表现出时间长、破坏力强、范围广等特点,请依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说明“破坏力强”这一特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的主要举措。
(3)依据材料二、三,指出“新政”的主要特点。你如何评价这场改革?

10 . 1933年,罗斯福提请国会通过法案,成立“资源保护队”,有250万青年参与,开辟了740多万英亩国有林区和大量国有公园。史学家认为此项措施是新政中最受欢迎、最成功、最没有争议的措施。其原因是
A.调整农业结构并稳定了产品价格
B.基本解决就业并消除了危机隐患
C.政府将资源保护放在新政首位
D.将失业救济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