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福利国家的出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
材料一
西班牙和葡萄牙率先开辟新航路,征服了海洋、获得了世界。涌入的财富几乎都用来支撑宗教信仰的战争和殖民战争,而没有用来发展能够让国家真正富强起来的工商业。势力强大的王公贵族不愿意看到工商业的发展导致新兴势力的崛起。从16世纪下半叶起,流水一般涌入的财富又像水一样流走了,除了奢侈的社会风气,没有留下像样的产业。
材料二
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科学意识提高了英国人的认识水准;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引领着世界的发展。从19世纪后期开始,德国和美国迎头赶了上来,开始引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潮流。自由经济模式与生俱来的缺陷,在20世纪给英国,也给世界带来惨痛而深刻的教训。
回答问题:
(1)联系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葡萄牙、西班牙的兴衰原因
(2)根据材料概括指出英国能够引领世界的有利条件和19世纪后期英国衰落的原因。
(3)联系所学知识,概括列举二战后西方国家克服自由经济模式弊端的重要举措。
2010-04-21更新 | 27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韶关市2010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综试题1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近代以来,只要存在着市场关系,资本一直主导着资本、社会和政府三者的关系。从资本和社会的关系来看,自近代以来,世界已经经历了两次大的革命。今天的世界开始进入第三次革命时代。这三次革命的根源都是资本。
第一次革命可称之为资产阶级革命,是资产阶级和君主贵族之间的斗争。可分为两个历史阶段。在第一阶段,商人辅助君主统一国家。商人追求利润和地位,而君主追求更大的权力,在国家统一问题上,两者找到了共同的利益。没有商人在背后的金融支持,君主很难完成统一大业。在第二阶段,商人和君主分享政治权力。在国家统一过程中,商人在经济上支持君主,如何在国家统一之后保持自己的权力和权利,是商人阶层的主要问题。商人通过把持议会的形式和君主分权,又通过议会的立法来保护商人的私有财产。今天西方很多制度,包括私有产权制度,都是商人阶层和君主互动的产物。
商人和君主的互动就是近代民主的开端。历史学家摩尔(Barrington Moore)曾形象地说过,没有资产阶级,就没有(西方)民主。
材料二
第二次革命可称为无产阶级革命,或者工人阶级革命。近代国家统一之后,西方各国经济得到持续的发展,也导致了产业革命。之后,西方逐渐发展出了大规模的工厂和生产方式,产生了新兴的工人阶级。工人阶级运动就是资本和劳工之间的冲突,产生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结果。在西欧,运动导致了民主社会主义路线的产生,资本和劳工阶层达成妥协,逐步走向福利国家制度。工人阶级运动促成原始资本主义向更人性化的资本主义转型。政府在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此前,政府是资本的代理人,为资本服务。工人阶级运动促成了政府和资本的相对分离,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力量。政府为了保护资本主义不会自我毁灭,实行各种形式的社会政策(例如社会福利)来保障社会的稳定,和资本的正常有效运作。在后期,随着投票权逐渐扩展到工人阶级,政府(政治人物)的动机也发生变化,逐渐地偏向工人(选票)。从原始资本主义到福利资本主义的转型,是一个政治和社会改革的过程,为资本和社会力量之间,造就双方都能接受的均衡状态,资本得到了稳定的新环境,社会得到了新利益。
在另一端,主要是不发达的国家,无产阶级革命造就了苏联东欧社会主义模式。其特点就是消灭资本和市场经济,试图通过公有制让社会控制经济。这也是人类历史上一次重大的试验,在早期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就,成为落后国家赶上发达国家的主要路径。问题在于,这个模式最后走向了一种“贫穷社会主义”的局面。因为没有了资本和市场,政治替代了市场,经济发展没有动力。在和西方模式竞争过程中,最后归于失败。
--—郑永年《笨蛋,这是资本》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资本有哪些特性?
(2)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商人(资本)在帮助君主完成统一大业中的动机。如何理解“摩尔的‘没有资产阶级,就没有西方的民主’”?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次革命带来什么结果?说明原因。
(4)福利国家为资本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即高税收,而规制国家为资本设置了重重障碍,限制资本的活动。你认为现阶段“资本”追求自由的方法是什么?
2016-12-12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吉林东北师范大学附中高三上期第二次摸底考试历史试卷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世纪中期英国煤的消耗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二,工业城市煤烟滚滚,烟雾弥漫。大批工人进入工厂工作,很多棉纺织厂内混合着令人窒息的热蒸汽和煤气毒臭,还有大量飞絮尘埃。为了取得高额利润,精于算计的资本家开始违背道德的约束,排斥男工,大量雇用女工和童工,支付较低的工资。一般工人的住房条件更差,又污秽又缺少家具。这一时期欧洲各城市出现了资产阶级居住区和工人居住区的区别,简称为“豪华的西区和贫困的东区”。工人意识到不公平的分配使他们受苦,因而滋生出对社会的反叛情绪,并会合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

——据王斯德《世界通史》等

材料二从19世纪末起,英、德等国先后颁布了针对疾病、工伤事故等的保险法。针对低收入群体以及老人、儿童和妇女,西欧又建立或完善了救济制度。二战后,西欧逐步建立起面向全民的社会保障网,除退休金、失业和医疗工伤三大保险外,还设立了孕、产妇补贴、幼儿学童补贴等几十种项目。1972年,欧共体“社会行动纲领”把解决失业特别是青年人和残疾人的就业问题列入优先目标之一。

——摘编白李琼《西欧社会保障制度》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世纪中期的欧洲出现了那些严重的社会问题?

(2)根据材料二,概括西欧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西欧社会保障制度。

2018-01-22更新 | 58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4 . 民生问题是中外古今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材料二 当时(指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美国的流行说法是:“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农民贷款购买土地、化肥和农用设备;城里人贷款买汽车、收音机、洗衣机;投资者贷款购买股票。
材料三 英国与1946年8月通过国民保障法,规定投保职工在失业、退休、怀孕、工伤、疾病、死亡等情况下可以申请补助;11月通过国民医疗保健制度;1948年颁布国民援助法,由政府拨款给贫困者以救济。德国也通过保险、救济、补助等社会保障手段来缓和私有制和竞争所必然的社会冲突。
——摘编自段炳林《世界当代史》等
材料四 1980年邓小平指出:“近三十年来,经过几次波折始终没有把我们的工作重点撞到社会主义建设这方面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快、不稳、不协调……”1990年又指出:“人民现在为什么拥护我们?就是这十年有发展,发展很明显。”
----摘编自《邓小平文选》
(1)依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孟子的为政思想。
(2)依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发生经济危机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美国为摆脱经济危机在社会保障方面采取了哪些做法?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西方国家福利制度的特点?建立这种制度的原因及有何作用?
(4)指出材料四中所说的“几次波折”中最严重的一次。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国计民生方面“发展很明显”的原因。
(5)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
2016-11-18更新 | 9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陕西省西安市五大名校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