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福利国家的出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1 . 有人曾把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社会概括为精神上的“饥饿”时代。然而到了20世纪后半期,美国人们在物质满足的同时,也享受到了丰富的精神生活。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有
①科技革命的进一步发展②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主流价值观的改变③大众传媒的重要作用④社会福利制度的不断完善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 . 福利制度被称为“社会减震器”,主要是因为它
A.提高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刺激了经济发展B.扩大了消费市场,缓和了供求矛盾
C.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D.彻底消灭了贫困和两极分化
2017-07-04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黄陵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重点班)下学期第四学月考试历史试题
3 . 有学者认为,近代以来,西方社会运动与工人斗争的诉求依次地表现为,在18世纪是“公民权利”,19世纪主要集中在“政治权利”,进入20世纪,主要表现在“社会权利”。“社会权利”的诉求表现为
A.争取参与行使国家权力的权利
B.争取与个人自由相关的基本权利
C.争取国家提供的社会保障和服务的权利
D.争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4 . 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节目主持人曾这样描述北欧福利国家的状况:“最穷的与最富的,在交税之前可以相差17倍,但是纳完税之后,可以小到3倍。充分说明这种政策本质上是
A.国家对经济大力干预B.国家实行高税率政策
C.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D.保障了低收入阶层的生活
2017-06-01更新 | 421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2-2013学年陕西宝鸡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5 . 从1970年到80年代中期,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联邦德国领取维持日常生活救济的人数增加了一倍。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据材料说法正确的是
A.福利国家制度建立在国家财富再分配的基础上
B.资本主义福利政策不会给普通百姓带来好处
C.20世纪80年代后西方国家不断扩大福利国家的规模
D.罗斯福新政是国家干预社会财富分配的一次成功实践
2017-05-09更新 | 27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6 . 2013年9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说“(各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是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社会的关系。就是市场能做的就让市场去做,……政府管好自己应该管的事情,让市场发挥应有的作用,激发更大的活力。”下列史实在精神上与此观点有悖的是
A.亚当·斯密经济学B.新经济政策
C.“福利国家”制度D.里根经济学
8 . “最穷的和最富有的,在交税前,可以相差17倍,但是纳完税后,它可以小到3倍,就是说我这个富人,比你就多3倍的钱。”这表明北欧的福利制度(       
A.实质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B.施用对象是贫困失业人群
C.以牺牲富人根本利益为基础D.对消除贫富差距功效显著
10 .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曾评论到,20世纪“最矛盾和讽刺的真相之一,就是以推翻资本主义为目的的十月革命,其所造成的最悠久的成就,却反而救了它的死敌一命。”下列说法能证明其结论的是(     
A.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部分地恢复资本主义
B.二战后,美国主导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
C.二战后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D.70 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减少国家干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