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福利国家的出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8 道试题
1 . 二战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吸取历史教训,不同程度地推行社会福利政策。福利政策的实质是
A.缓和了社会矛盾B.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C.为了缩小贫富差距D.20世纪80年代后福利范围缩小
2 . 二战后,西方国家普遍实行社会福利制度,其根本目的是
A.保障弱势群体生活B.减少政府开支,减轻民众纳税负担
C.提高社会消费水平D.缓和社会矛盾,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2016-11-18更新 | 4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北京一零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圣人云:“我无为,人自化;我好静,人自正;我无事,人自富;我无欲,人自朴。”                                                                                          ——老子《道德经》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孟子《孟子·梁惠王上》
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论语》
(1)请概括材料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产生这样观点的客观原因。
材料二
何为民国?美国总统林肯氏有言曰:“民之所有,民之所治,民之所享。”此之谓民国也。何谓民权?即近来瑞士国所行之制:民有选举官吏之权,民有罢免官吏之权,民有创制法案之权,民有复决法案之权,此之谓四大民权也。必具有此四大民权,方得谓为纯粹之民国也。
——孙中山《建国方略》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对于“民之所享”的具体做法。孙中山认为“以民为本”,民除了经济权益还应该有哪些政治权益?
材料三 英国于1946年8月通过国民保障法,规定投保职工在就业、退休、怀孕、工伤、疾病、死亡等情况下可以申请补助;11月通过国民医疗保健制度;1948年颁布国民援助法,由政府拨款给贫困者以社会违法救济。德国也通过保险、救济、补助等社会保障手段来缓和私有制和竞争所必然的社会冲突。
                   ――摘编自段炳林《世界当代史》等
(3)概括现代西方在哪些方面保障“民本”。
(4)今天我们应该如何践行“以民为本“?
2016-11-18更新 | 837次组卷 | 1卷引用:嘉兴市第一中学2009学年第二学期期中高一历史考试题卷
4 . “在自由党执政期间,议会还通过了教育法、儿童法、劳工介绍法等等。这是打破济贫法框框的第一步,也是迈进社会福利制度的第一步。尽管这些法令内容还很不完善,人民享受的福利待遇还很有限,但它毕竟为后来的社会改革揭开了序幕。1909年,王室调查委员会发表了一份《关于济贫法的报告》。报告主张废除单纯从救济贫民着眼的旧济贫法,由国家从教育、就业、卫生、养老等方面采取措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英国政府的措施认识正确的是
①英国政府通过立法来处理经济社会问题
②英国政府积极解决社会问题客观上促进了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
③经济发展财政收入的增加为英国政府积极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了保障
④英国政府的行为从根本上解决了贫困等社会问题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③④
2016-11-18更新 | 2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河北石家庄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5 . 英国税收与福利对家庭收入的影响(1983~1984年度)(单位:英镑)
月收入5080200
儿童津贴13.013.013.0
其他津贴50.130.10
纳税0-7.9-43.8
国民保险-4.5-7.2-18.0
实际收入108.6108.0151.2


对上表解读正确的有(        )
①政府注重保障儿童权益                  ②国家承担全部的福利开支
③挫伤劳动者工作积极性                  ④福利制度消除了社会贫困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6 . 阅读下面依据相关数据编制的《西方国家经济发展情况表》。

GNP年增长
失业率
物价指数年增长率
1968—1972年
4.3%
3.2%
4.8%
1973—1975年
2.4%
5.3%
9.4%

针对表中所反映的经济发展问题,西方国家采取了①大力发展“混合经济” ②增加政府对经济的干预③减少政府的财政支出 ④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A.①③④B.②③C.②④D.①②③④
7 . 对英国福利制度的解释,符合史论结合的研究方法,论证比较严谨的是
史实结论
A提出英国是“福利国家”的观点寻找到英国名目繁多的福利制度作证据
B二战后,英国在铁路、电力等领域实行国有化得出英国的福利是公民的社会权利的观点
C查到“英国公立学校实行免费教育”的一手史料得出英国是“福利国家”的结论
D查到英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20年的社保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等一手史料得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政府在国家福利制度的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A.AB.BC.CD.D
8 .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一位同学在研究英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史时搜集到下列材料,对其内容理解错误的是
1832年通过工厂法,对工人的劳动安全、卫生、福利作了规定
1842年通过矿业法,禁止使用妇女和不满1 0岁的儿童从事井下劳动
1870~1907年颁布7项教育法,实施免费义务教育,并对学生提供食品和医疗保障
1875~1909年出台5个住房法,重点解决工厂宿舍及工人居住区的住房和环境问题
A.两次工业革命是推动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重要因素
B.以立法形式推进制度建设,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
C.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保持资本主义经济的持续发展
D.实现了社会公平,推动了资本主义体制的自我完善
2013-07-25更新 | 873次组卷 | 13卷引用:2013届江苏泰州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